10月23日,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的一份终止劳动合同公告上显示,靖江市人民法院于当天裁定包含东方重工在内的7家公司合并破产。
公告内容显示,7家破产公司分别为东方重工、江苏新东方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江苏海神船业有限公司、靖江东重钢结构有限公司、江苏东方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江苏慧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据悉,7家破产公司的实控股东为J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JES国际控股)。
工商资料显示,这六家位于江苏省靖江市的企业分别注册于1988年至2011年间。新东方海工与东方重工一样,由JES直接设立。而靖江东重和江阴船配也由JES实际控制,靖江东重还是海神船业的主要股东。
而另一家公司慧海投资的股东为12位自然人,东方海装也由这12位自然人和慧海投资共同出资设立。东方重工董事长盛华龙正是这12位自然人之一,他的名字还出现在海神船业、新东方海工等企业的高管名单中。而这些企业也自然存在不少关联交易,比如东方重工的船台、船坞等造船设备就大多由新东方海工及海神船业提供。
东方重工、新东方海工和海神船业三家企业的注册资本分别为7980万美元、9000万美元和6100万美元,但目前都已深陷经营困境中。截至2015年10月20日的审计信息显示,上述七家企业已资不抵债,净资产为-5.53亿元。由于没有按规定报送2015年的年度报告,东方重工和新东方海工被工商部门认定存在经营异常,而海神船业则因为拒绝履行法院判决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015年3月,东方重工向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2015年10月,泰州中院受理东方重工重整申请,东方重工企图通过假破产逃避债务,但破产管理人在核实资产时发现问题,从而牵扯出上述6家关联企业,这几家公司在经营等方面高度混同。
2016年4月,破产管理人向法院提出合并重整申请,法院裁定7家企业合并重整。这期间,东方重工对外发布招募公告吸引重整投资者,但都无音信。
作为曾经靖江第二大本土船厂,东方重工破产案进展,一直引发巨大的关注。虽说数年前,泰州法院就已介入,但时至今日因为种种原因,东方重工破产案陷入困境。去年底一度传出,扬子江船业计划收购东方重工部分资产,但半年过去仍旧未能有实质性进展。而企业破产之后,东方重工员工则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因为未能按照时序走司法程序,比如对东方重工资产进行清算,或者引入战略投资方,导致数年来东方重工员工,社保、医保停缴,失去收入生活异常艰难。看靖江网友@熟悉的往事,作为东方重工前员工,在看靖江论坛转帖,披露了东方重工破产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境况。
东方重工成立于2006年,由J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下称JES)出资7980万元美元设立,公司注册地为江苏省靖江市。2007年12月19日,东方重工正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公司名称为JES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JES国际控股。东方重工是国内第二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造船企业,仅比扬子江船业上市晚了半年。
JES国际控股于2006~2008年在靖江市分别投资设立了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东方重工);江苏海神船业有限公司(海神船业)、江苏新东方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新东方海工)等3家外商独资公司(JES靖江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江苏东方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东方海装)的西北两侧投资建造了约22万平方米的厂房,国内最宽的50万吨干船坞,1.2公里舾装(产品库 求购 供应)码头,配备了近千台套各种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大中型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自2007年以来,JES靖江子公司主要是以东方重工为主进行造船生产和对外运营。东方重工因生产需要,长期租用了东方海装的船台、场地、码头等全部设施,租用了海神船业和新东方海工的新建的船坞、厂房等造船设备设施。
作为新加坡上市企业,拥有国内最宽的50万吨干船坞,一度入围“白名单”船企之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JES旗下船企都应该算是国内相当优秀的民营船企。在民营造船企业中,江苏东方重工规模虽然属于中等,但是其散货船的建造实力颇有名气。
然而好景不长,东方重工未能熬过此后持续数年的全球船市寒冬。因为巨额的脱期罚款和弃船降价造成了巨亏。而银行中断东方重工在建船的担保和配套资金,导致其资金链断裂,并全面停产。而为了能够破产重整,东方重工通过经营多家关联企业试图搅乱视线,但最终没有能够逃脱法院的“明察秋毫”,成为“假破产真逃债”的典型。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