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港2018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达1566万标箱,年均增长超8%;2018年汽车平行进口到港累计约1.4万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从2014年起步的0.3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98.7亿元;出入境邮轮旅客量不断刷新,2018超过48万人次,稳居全国第三……
这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日前召开的挂牌四周年口岸通关改革成果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南沙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口岸最高标准,坚持创新驱动和系统集成,先行先试,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为南沙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南沙区口岸工作办公室主任罗建文在发布会上介绍道,南沙自贸区挂牌四年以来,口岸通关改革创新成果累计达148项。
从2019年3月起,南沙海关在南沙港区试行周末及节假日货物常态化通关模式,极大节省了企业在港口产生的堆存费、滞柜费、打冷费等物流费用。“南沙口岸是距离我们公司最近的出口口岸,常态化通关使货物出口航线的选择变得更多,能够节约出口物流成本和时间。”美的集团安得物流国际总经理马百灿表示。
不仅如此,南沙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整治,并推行政府购买查验服务“南沙模式”,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在吊装、移位、仓储等方面的费用(包含检验检疫范围)得以免除。
在通关提速方面,“提前申报”“自主申报、自行缴税”“进口直通”“出口直放”“审单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在南沙口岸试点,货物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据悉,2018年12月,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5.8小时、4.85小时,分别较2017年全年缩短49.53%和83.52%。
南沙的口岸监管模式创新也在持续推进。据了解,今年4月3日,叠加“保税仓储+保税物流+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功能的马士基出口散货集拼项目已在南沙保税港区投入运作,该创新监管模式将满足企业进出口货物集拼、转口贸易、国际中转等服务需求。
南沙海关连续第三年发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通关报告》显示,广州港南沙港区已有全球前21强班轮在此落户,同时开辟外贸航线100条,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成功打造“南沙海港”品牌。
南沙港区优势日益凸显,目前已建成了16个15万吨级专业化集装箱泊位,2018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556.1万标箱,同比增长11.5%,助力广州港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五,吸引超过7000家航运物流企业在此集聚。
随着“陆铁联运”对接“中欧班列”项目落地,由南沙出口欧洲陆运货物运输时间将比海运节省1个月,节省成本50%以上;海运“安智贸”项目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建立起安全便利物流新通道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