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海运事业发展70周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回顾中远海运的成长历程,感慨地说:“海运是连通全球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承载着全球贸易,创造着全球价值,传递着全球文明。海运即国运,经济强国必定是航运强国。中远海运集团是新中国航运事业的开创者,是中国海运业崛起为世界一流的主力军。中远海运70年来的‘强国’基因,滋养了航海初心,闪耀着强国底色,蕴含着奋斗豪情。”
中远海运70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
“强国的路径有多条,但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国家地位的提升,这在世界产业经济中是少见的,海运业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许立荣回顾世界海运历史为证,公元前1000年之前,古希腊人通过航海技术将文明散播到整个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15世纪末开始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国通过海运成为世界三强;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海战中获得胜利,伦敦随之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英国主导世界格局两三百年;现代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运控制海权。
许立荣指出,中国的海运业和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盛唐时期,广州成为世界上的东方明珠;明代是我国海运发展的顶峰,郑和七下西洋,航行距离、规模和技术均遥遥领先世界,对应的是明朝综合国力和总人口都排名世界第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间,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各个对外通商口岸,掠夺了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外国资本经营的二十几家轮船公司,垄断着中国的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业务。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自己的航运业在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
“中远、中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新中国的诞生而成立的。中远海运7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许立荣自豪地回顾说:航海人的初心使命里蕴含着报国图强的崇高理想。1949年9月19日,“海辽”轮在从香港赴汕头航行途中,船长方枕流率领全体船员庄严起义,历经九天九夜惊险航程,于1949年9月28日胜利到达大连。在“海辽”轮的感召下,新中国成立之前及建国初期,原国民党当局控制下的香港招商局和17艘海轮、近700名海员,先后分别在东海、南海海面和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宣布起义,投入新中国怀抱。1950年,我国在上海成立国营轮船总公司,统一经营全国国营轮船运输业务,新中国航运业由此起步。
航海人的初心使命体现在振兴海运的雄心壮志上。1961年4月28日,第一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国外的“光华”轮启航,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新中国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从国库中特批26.5万英镑从国外购买了一艘即将报废的船,修缮后,改名“光华”轮,意为“光我中华”。
航海人的初心使命还体现在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上。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远洋海运人勇立时代潮头,创造了多个时代第一:1978年,“平乡城”轮装载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起航赴澳大利亚,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979年,“柳林海”轮由上海启航,正式开通中美海上航线;1988年,成立了集团第一家海外独资公司中远(英国)有限公司;1993年,中远投资(新加坡)成为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的第一家中国国企;1997年,中国海运集团成立;2016年,世界最大航运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立,运力超过1亿载重吨,占国内总运力的56%。
如今,海运是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许立荣介绍,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促进会统计,按重量计算,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90%。2018年全球海运货物贸易量约120亿吨,占贸易总额的87%;根据船舶经纪克拉克森估算,平均只需支付1美元可以将1吨货物在海上运输110英里,海运成本是公路运输的1/26,是航空运输的1/95;全球仅集装箱班轮航线就有2100多条,形成了密集高效的全球化市场网络,陆海连通。
海运还是国内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先导。许立荣分析指出,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西欧等国为世界煤炭的进口主体。原油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全球谷物海运主要以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和中国,占据着全球谷物交易市场中近60%的市场份额。
中远海运承担重任,参与国际竞争。许立荣介绍,集团在海外有10大区域公司,1050家企业。境外员工总数近2万人,其中外籍员工比例达到97%。集团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做到资本相容、智力相容、文化相容,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员工凝聚起来,共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