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港历史渊源深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江门,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平均每5个港人就有1个祖籍江门”,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江港两地的浓浓血脉亲情。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加快建设,江门区位、腹地广阔等优势将被激发出来,与香港联系将更加密切,两地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以李锦记、维达纸业为代表的港资企业与江门早早结缘,在侨乡大地扎根发展,成长为全球知名企业。
风起大湾区,奋楫扬帆逐浪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港资企业、香港年轻人选择来江门发展,正在续写大湾区新的创业创新故事。
维达纸业扎根侨乡,不断做大做强。
经贸往来之“热” 折射合作之“深”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港澳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1995年,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锦记”)成立,在江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各种酱料产品年产量达70万吨以上,成为李锦记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2020年税收贡献超3亿元,成为当地港资企业实现大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
从地缘相近到经贸互利,江港合作一脉相承,新故事仍在续写。
“江门有着很好的区位条件。”在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学武眼中,江门扎实的工业基础、良好的外贸环境,以及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2006年,由香港宝豪实业公司100%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成立,彼时,生产车间只有20多台注塑机,如今已具有了年产塑胶产品6万吨的能力,拥有各种生产设备近4000台。去年该企业生产总值达9亿元,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加拿大。
据统计,目前江门累计批准设立港资企业7291家,占全市外资项目总量的70%,主要集中在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批发零售、塑料制品和房地产等行业。
江港经贸往来之“热”,折射出两地合作之“深”。
近年来,江门旅游发展迅速,江港两地旅游业交流更加频繁。江门市积极探索创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开展“一程多站”线路合作,联合开发国际市场,促进江门“中国国际旅游特色目的地”建设;以开平碉楼与村落和台山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遗产”联合香港到海外开拓市场……
湾区逐浪,乘风而上
风起大湾区,潮涌珠江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江门作为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并对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推进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春风,江门市把港澳的发展需求和自身的优势、资源、条件结合起来,积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发挥独特的侨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江港产业合作空间。
近年来,江门市不断加强与香港政界、商界交流。江门市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签署了《江门香港联合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备忘录》,通过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江港两地经贸合作。同时,江门市全面加强与港澳公共服务政策对接,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江门市深化商事登记跨境“离岸受理”,港资企业可通过“离岸受理”方式落户江门;江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301个政务服务事项湾区通办、超百个涉企便民事项港澳跨境通办……
随着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江门越来越成为香港创业者向往的一片热土。德昌电机(江门)有限公司、世茂集团等著名港资企业均到江门投资。
2017年,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的德昌电机产业城项目落户江门,该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供地、当年动工”。随着车间新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德昌电机(江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润强对属地政府的政务服务不吝赞美之词。如今,德昌电机(江门)有限公司34条马达装配生产线投入生产,年产值达到4.9亿元,预计项目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0亿元,年税收贡献超2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门市陆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江门发展的决心,也让更多港澳企业坚定了扎根江门发展的决心。去年,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在新会“黄金十条”政策奖励下,获得200万元的扶持资金,极大鼓舞了企业在江门发展的信心。
科技创新引领,合作打开发展“新大门”
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江港两地正朝着更深更广的合作迈进。
通过科技研发,把新会柑肉“变废为宝”,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宝堂”)推出新会陈皮酵素产品,打开了新会柑综合利用的一扇大门。“我们打造了一个集中医、中药、食品、益生菌、农业、化学、检测等多专业多领域范畴于一体的科研平台,推动新会陈皮向大健康产业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新宝堂董事长陈柏忠说。
“政府对我们科研的支持力度很大,不论是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还是在拓展市场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陈柏忠介绍,目前该公司在香港有很多代理商,下一步将借助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平台的优势,打开更多销路,同时也在大湾区背景下进一步加深两地的合作联系。
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的“热景”,如今在侨乡大地上不断上演。
2016年,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达”)与股东Essity集团合作在江门市建设成立维达研发和创新中心,主要服务于亚洲卫生用纸及个人护理用品的研发,为销售提供市场调研、研发、成果转化等专业服务,这也是国内生活卫生用品行业的第一个研发中心。“政府在技术扶持、搭建平台、政策支持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未来我们将立足于创新,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加强与港澳科研方面的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维达董事长张健说。
孵化平台助力,为江港合作注入“新活力”
随着国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模式。2017年,29岁的香港青年梁凯斌来到江门,与江门市邑青科技有限公司一起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江门有很多符合我们条件的人才,未来香港和江门在科技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梁凯斌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江港两地合作不断密切,他对在江门的发展更有信心。
如今,江门市邑青科技有限公司与许多承载着港澳青年“创业梦”的企业一样,在省级“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珠西创谷“逐梦”。“香港在高端研发、金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江门与香港地缘相近、人文相通,随着江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选择到江门创业。”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马振富说。
2019年,源于一次特别的“邂逅”,在江门市积极引进下,65岁的廖国强带着项目来到江门,致力于在江门打造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公益平台。“江门有很好的包容性,发展潜力大,疫情期间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很多,让我看到了这里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我希望能用我多年的经验,让江门的中小微企业走上数字化道路。”廖国强表示,接下来他将建立全新的服务团队,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为满足香港创业者的需求,江门市通过珠西创谷等孵化平台,吸引粤港澳台及海外高科技企业进驻,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客空间,为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器,为成熟企业提供加速器等服务,为江港合作也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珠西创谷入驻企业130多家,总入驻率达95%,港澳台(海外)青年创业的企业占在孵企业43%,在孵及待进驻的港澳台企业超过50家,园区的港澳台人才超过100人,引进约50多名硕士博士人才,截至2020年,园区企业总产值累计达6.1亿元。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征程上,江港两地正朝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阔步而行,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携手写下“湾区故事”新篇章。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