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阅读

    “刷脸”进站、VR观赛 探访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

    “刷脸”进站、行程规划、WiFi覆盖……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的京张高铁不仅将连通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还将变身为集成各类智能服务的“奥运专列”,颇受外界期待。专家表示,无论交通运输、场馆建设还是赛事保障、科学训练,科技创新都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奥运专列”随时上网

    针对北京冬奥会赛事的特殊需求,京张高铁列车设计了多种定制化服务,凸显奥运特色和智能科技。例如,列车专门设置了兴奋剂检测区、冰雪运动器材存放区,并为残疾人设有人性化的座位区,配有轮椅固定装置、SOS按钮以及可折叠桌板等贴心设计。此外,列车上还有科技感十足的媒体专用包厢,不仅可以通过智能显示屏实时观看赛事直播,媒体记者还能随时利用覆盖全车的WiFi系统编辑发送赛事报道。

    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底完工,届时北京至张家口最快车次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之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京张两地的天气气候条件,京张高铁也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低温和积雪不会影响高铁的正常运行,确保乘客在冬季高寒条件下也能按时抵达目的地。”相关负责人说。

    “奥运专列”连通三大赛区,公交系统则串联起各赛区周边地区。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将登台亮相。由中国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仅需几十秒就能使温度上升到0摄氏度以上,动力强劲。

    “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公交车也将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殿阁表示,只要打开手机,通过系统下达指令,智能公交车就能感知到人的用车需求,到站时它就会停车带客,并且这种智能车是全新设计,与现在的车辆相比,没有方向盘,也没有刹车、油门。此外,可在复杂环境下运行的智能无人物流车也有可能用在北京冬奥会上。

    VR观赛“身临其境”

    为丰富观众体验,北京冬奥会将开启“智能观赛”模式,即使不在现场,也能“身临其境”。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中国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将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综合运用。其中VR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赛事直播等领域,特别是在滑雪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该技术大有可为。此外,360度回放技术通过数十个微型摄像机全方位捕捉赛场图像并将所有画面无缝连接,可以将所有慢动作360度无死角转动回放,给观众以丰富、震撼的观赛体验。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VR等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优化比赛场景,突破场地、气候限制,对运动员实现系统辅助训练,帮助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专家表示,无论日常训练还是正式比赛,运动装备的高科技化趋势都日益明显,先进的运动装备能帮助提升训练科学性和运动员赛场表现。其中内置传感器的高科技运动服是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一大研发热点。“传感器能感应和追踪运动员肌肉纤维内部活动,通过应用程序报告各部分肌肉的运动状态。”科研人员说,这可以帮助运动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优质直饮水放心喝

    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将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其中2/3的项目都在室外举行,因此,包括室外滑雪的气象问题等在内的课题成为科研重点。“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没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原部长徐达表示,安全、可靠、低成本是科技奥运的灵魂。除了气象科技攻关,计时系统、新材料、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都需要重点科技攻关。

    在赛场保障方面,为保证冬奥场馆高品质安全用水,河北省张家口市启动了崇礼奥运直饮水工程,采用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对城区居民用水进行处理,确保水质达到国际直饮水标准。届时,冬奥会场馆里将随处可以喝到安全放心的直饮水。

    据介绍,这项处理技术通过创新的消毒方式,解除传统工艺中加“氯”对人体带来的二次伤害,同时彻底解决网管二次污染难题,实现居民供水100%合格。

    专家表示,科技部已制定《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随着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推进,科技创新将渗透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冬奥赛场引进的先进水处理技术就将惠及民生。目前,张家口怀来县已率先实现优质直饮水入户,日供水量3万吨,惠及人口约达20万人。按照规划,张家口市将全面实现直饮水公共服务。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