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由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开往灌阳县的公交车,刚开通运营了5趟就被灌阳县交通执法人员叫停。1月9日,灌阳县一公交车在行驶到全州县内时,全州县执法队以“不按规定站点上下客”为由对其进行处罚,公交公司要求车辆经过全州路段时,暂时不要上下客。此事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全州县和灌阳县的交通部门被指推卸责任,处理事件不积极,给两地居民出行造成不便。(见1月20日《新京报》)
两县交通执法部门围绕跨县公交延伸的执法,被网友戏称是“神仙打架”。的确,执法本是管理的手段,如今却沦为了利益保护、甚至是报复的外衣。不可否认,跨县公交延伸不可避免会带来利益的冲击,特别是由于客流来源的不对称,可能导致有的受益、有的吃亏,如全州县有高铁站,因为高铁出行的需求,灌阳到全州之间客流会增加,而全州跨县公交的延伸可能会影响到灌阳公交的利益,冲击到灌阳跨县客运班车的客源。
两地公交相互延伸受阻,直接影响了两地居民往来的便利,同时阻碍了区域之间的开放与融通,掉入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窠臼。事实上,鼓励相互开放市场,由市场主体之间通过协商来协调利益,会更有效,更符合共同的利益诉求。比如,由两地政府引导公交企业通过协商谈判,实现线路站点互认,协调车辆投入比例,类似做法也是很多地方跨地域公交路线的运营所采取的基本方式。
此番“跨县公交运营受阻”事件,折射出区域壁垒的思维痼疾。很多时候,由于行政区划设置的原因,不同区域间不止存在空间上的界线,更有市场、公共服务的人为界线,甚至是心理上的隔阂。现实中一些行政区域毗邻、交界的地方,往往是公共资源投放与发展薄弱的地方,常被称为“边远地区”。在这些地方,与居民相互来往频繁相比,政府间的合作则相对稀缺,毗邻地区“路断头”“桥断头”的现象屡有报道,甚至还出现过“救火不跨县”的案例。
消除区域壁垒思维,需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与合作意识,解除区划有形界线的约束,一方面减少行政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多用引导市场合作的方式来协调利益,让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释放出更大活力;另一方面消除毗邻地区之间利益的樊篱,认识到眼前利益的得失算计是短视行为,只有扩大相互的融通与合作、推进共同发展才是共赢之举。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