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贵州全力打通山区产业路 让小康路更加有望

    从桶井土家族乡农业观光产业园俯瞰四周,无论是金丝皇菊园中,还是柚子种植基地里,道路四通八达,连通乡里山外。

    曾几何时,这个位于贵州省德江县北部的土家族乡,道路不通畅,产业难发展,当地有民谚:桶井石窝窝,出门就爬坡。

    乡党委书记吴飞介绍,桶井乡如今在交通建设方面“多点开花”,尤其在产业路上,累计投入5200多万元,新建产业路37条,硬化里程90余公里。

    这只是贵州山区产业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底实现“县县通高速”后,贵州逐步将交通建设重心转向农村路网建设,产业路愈发通畅,小康路更加有望。

    路修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地处黔渝交界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近年来一边多渠道投入抓交通等基础设施,一边引进大公司面向重庆市场发展“订单农业”。

    道真县县委书记刘东明介绍,2016年,全县新增县乡、通村公路1485公里,是“十二五”时期总和的1.8倍。有了路,摆脱贫困就更有希望了。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覆盖2.8万农户9万多人,近两年带动4700户1.43万人脱贫。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田秀珍是有名的养殖大户,牛羊加起来数量超过500只。为了发展养殖,她流转了200多户村民的上千亩山地种植牧草。养殖搞得风生水起,产业路更帮了大忙,不愁有东西运不出去。田秀珍与人合作,在湖南长沙成立了活牛(羊)宰杀农庄,推出了自己高山牧场养殖的“跑山羊”“跑山牛”品牌。“销路没问题,我还收购当地群众的牛羊,以便帮他们卖个好价钱。”田秀珍说。

    在贵州一些山区,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人走山路猪坐轿,人在流汗猪在笑;不是肥猪要坐轿,而是山中没有道。这反映了当地群众对交通改善的期盼。

    现如今,随着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交通先行”已成为贵州山区干部和群众的共识。与此同时,交通建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到2019年,贵州将建成通组硬化公路9.7万公里,实现全省“组组通”。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