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部直属机关群团干部风采系列报道】灿烂群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群团组织,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群团工作在部党组的领导下,特色突出,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得益于有一支无私奉献、热爱公益、勇于担当的群团干部队伍。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及部党组的部署要求,本版推出展示群团干部风采的《灿烂“群”星》系列报道,鼓舞士气,推广经验,促进群团工作不断深入,让党的群团工作更加“星光灿烂”,让群团组织在服务转型发展中发出更多“好声音”,释放更多正能量。

    郑院生

    以真心架起工会工作之桥

    翻阅事迹汇编《我们的王淑芳》《我们的兄弟》,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走出北斗“星”路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淑芳,有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跳进铲斗运送海事卫星终端和应急通信箱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建,有在天山南北为交通信息化建设奔走的孙腾达……他们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事迹感人。作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工会副主席,郑院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让岗位建功的种子在通信信息中心发芽、成长的“播种者”。

    “架桥梁、做纽带、办实事,作为工会干部,眼里要看到工作,心里要想着职工。”郑院生认为,工会干部必须付出真心,才能发挥好职工与工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作为在单位工作了27年的“老兵”,职工的认可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在同事的眼中,“郑主席十分敬业,又能和职工融在一起。”他的一颗真心,串联着通信信息中心大家庭,温暖着职工的心。

    典型推树“长”出文化果

    “在部队期间,她就参与了两代北斗系统的建设,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交通运输部服务、为交通运输系统服务。王淑芳不愧为先进,在哪都干得好。”郑院生不由地称赞。2017年,通信信息中心成立了王淑芳工作室,依托交通运输信息化技术研发平台,让王淑芳精神的全面展现和阐释有了更加实在的载体。

    “一生择一事”的王淑芳是交通运输系统职工中的榜样,工会的推树先进工作,让她的故事为人所熟知。郑院生介绍,通过职代会、工会干部培训、小组长培训,他们经常邀请王淑芳等优秀职工座谈,组织其他职工学习交流,让劳模精神成为通信信息中心的一种文化传承。

    “身边人说身边事,弘扬劳模精神,让每个职工都参与进来,使每个层面每个岗位都有看得见够得着的榜样,将职工认可的立得住、可学习、可赶超的典型推选出来,分类培养、逐级推树。”郑院生介绍,以这样的理念,通信信息中心形成了以王淑芳为代表、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持续涌现的局面。

    通信信息中心组织编印的《我们的王淑芳》《我们的兄弟》事迹汇编,宣传职工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支援西部建设中的突出事迹,让通信信息中心“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岗位建功风气越来越浓。

    “这两本事迹汇编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给我们的触动非常大!”通信信息中心智慧交通事业部经理隆良波在阅读了事迹汇编后说。

    在文化成果的带动下,勇于奉献、岗位建功的正能量,正不断引导着中心职工成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建设者、奉献者。

    给职工吃上“暖心丸”

    “工会干部能到一线船上来看我们,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正在船上安装通信设备的职工黄继达感动地说。今年6月,郑院生来到广州公司,代表工会看望一线职工。

    “他们真的很辛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郑院生说,当时船舱内异常闷热,温度达到了40℃,职工大汗淋漓工作的样子让他记忆犹新。

    通信信息中心在北京市有8个办公区,在上海、广州等地都设有公司。郑院生一直在思考:在分散的办公条件下,如何为职工服务?在点多线长的情况下,怎样串起工会工作?

    自2013年担任工会副主席以来,郑院生每年都会到区域公司走访调研,看望慰问生活困难职工、劳模、挂职干部、外派干部家属。在职工工作一线,在困难职工的家中,总能见到郑院生的身影。

    中心职工孟令吉患肝癌需要进行肝移植,同年,妻子又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花费有近80万元,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了窘境。郑院生了解情况后,多方为孟令吉申请困难补助。当郑院生将中央国家机关、部直属机关、通信信息中心拨给的48000元困难补助送到孟令吉手中时,他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在了解到职工缺少锻炼场所这一情况后,郑院生多方协调,在2015年促成了通信信息中心羽毛球场馆的建设。郑院生说:“职工对此很满意,说工会给办了实事,我也觉得很欣慰。”

    慰问一线职工,发挥工会委员会作用,成立伙食委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工作的方方面面,郑院生都积极优化模式和流程,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通过OA办公内网、职代会,通信信息中心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建言献策,提出对单位发展的想法、看法,并认真对待职工的诉求,能解决的及时解决。2014年获评交通运输部模范职工之家,2015年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通信信息中心的职工之家建设成绩丰硕。

    “职工之家建设体现的是一个单位里职工的精神面貌,最大的作用就是职工有事能找到组织。”郑院生说。

    张晓松

    职工之家的“大家长”

    职工运动会、院庆集体婚礼、人文大讲堂……部公路院近年来举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参加人数、活动质量和影响力上都创下了院多项历史之最。这些成绩,离不开工会副主席张晓松及其带领的20个分工会近100人的工会干部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好工会工作,把职工之家建设成了所有职工最信赖、最温暖的家。

    搭平台 创机会 做“小事”

    部公路院现有工会会员2000余人,张晓松就像这个家庭里的大家长一样,“家”里的任何事情,张晓松都会安排好;“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张晓松都尽量照顾到。

    “我们是‘绿叶’,要做实实在在的小事情。”说起工会的工作,张晓松十分谦虚。然而这些“小事”,张晓松都做到实处,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认可。

    今年部公路院参与度最高的活动,要数职工趣味运动会,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全覆盖,这要得益于举办方式的创新。“很多工程人员长期驻守在工地上,从前院里举办运动会,他们都无法回来参与。”张晓松解释说,针对这一点,趣味运动会特意安排了不受场地限制的小集体项目,鼓励职工因地制宜,灵活开展活动,以参与为主,比赛为辅,不用到运动场,传回比赛视频即可。职工们也都献计献策,积极开展棋牌、跳绳、踢毽等比赛,参与热情高涨。

    9月底,部公路院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喜迎十九大”主题文艺汇演活动,300余名职工参与了表演及幕后筹备工作。“之前很多人来问我,活动什么时候办?有很多多才多艺的职工,平时没有机会展示,他们都渴望有这样一个平台。”在张晓松看来,工会不光给普通职工提供了参与的平台,“更给工会干部一个机会,他们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自身能力不断提升。”

    要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团体,处理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仅凭一己之力难以面面俱到。张晓松不断培养人才,号召大家一起为“家”添砖加瓦。她总结了工会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组织编写《工会规章制度选编》,规范化的流程加强了工会队伍作风建设,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管理前置,重心前移,可以为后续开展工作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方合力 共建部公路院品牌

    基础扎实、制度完善、内容创新,部公路院在工会工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党委支持、工会组织、群众参与这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次活动都是人、财、物所有资源的大集合,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张晓松说,院党委班子重视工会工作,有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信任,工会才能更好开展工作。工会和群众要处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活动质量才能上去;活动办得多办得好,群众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自身幸福感和对单位的认同感自然就提高了。

    “职工群众是最有智慧、最有创造力的。”张晓松感慨说,自己这十多年来,在工作中积累了举办各类活动的经验,可也比不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正是有了他们的群策群力,活动才能不断创新、出彩。她坦言,每次筹办活动,都是向他人学习、汲取智慧的好机会。

    今年6月举办的国学知识亲子竞赛,原先设置的环节较为简单,然而在现场,孩子们在台上的表现力、对知识的掌握度都超出了张晓松的想象。“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和惊喜,就在于大家的表现常会超出预期,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她说。

    部公路院充分利用“两刊、两网、两微、一栏”的宣传平台,即党建文化专刊《日新》和内刊《快讯》、内网和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微电影,以及宣传栏等多种媒介,持续深化群团工作宣传。由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回家的路》《向党说句心里话》等多部微电影作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了建设职工之家的工作理念、阵地、方式方法及成效,发动全院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全体职工关心、关注、支持并参与建设工作。

    做好“幸福的事业”

    活动策划、请示报告、市场调研、组织实施、摄影摄像、宣传编画册……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的张晓松戏称“我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摄影是张晓松一直以来的兴趣爱好,这也用到了工作之中。她常会亲自上阵,抓拍下活动中的精彩瞬间。

    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背后,是全体演员及工作人员的多次彩排与不断打磨。张晓松也一直全程参与,统筹各方,不断提出改进想法和建议,以期最后呈现出的效果能够接近完美。

    协调足球赛时间、审核慰问名单,在接受采访的间隙,张晓松电话响个不停。工会工作事项繁杂,虽然忙碌,可她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我最常听到的就是感谢。”张晓松说,她会继续做好这份“幸福的事业”,把笑声传递给更多的职工。

    张涛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共青团工作其实就是紧密联系青年和始终服务青年的过程,一切工作都要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团委书记张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学校到单位,拥有多年共青团工作经历的张涛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认真研究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和其他团干部一起热情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为服务海事团员青年成长发展、建功立业而努力着。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一次锤炼,足以铭记一生。”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党性锤炼活动,一路上既有思想震撼,也有心灵感动……”

    “坚守海疆,筑梦天涯,奉献的青春最美丽……”

    “我自豪,我骄傲,我爱我的事业,我爱我的祖国,我爱这片深蓝……”

    记者见到张涛时,他正在整理“海事青年行——南海航保党性锤炼活动”海事青年感言的材料。“你看,这些照片都是今年8月举办‘海事青年行’活动时留下的。这张是青年们迎着朝阳,庄严地升起灯塔下的五星红旗;这张是青年们顶着烈日开展队列军事训练;这张是他们们依照规程,严谨规范地擦拭灯塔灯器……”每张照片无一不记录着海事青年的风采,也凝聚了张涛的辛勤与汗水。

    张涛告诉记者,组织这19位海事青年汇聚在南海一线的百年灯塔和祖国南端的岛礁,是为了让他们深入学习基层海事人的工作作风和宝贵经验,感受到海事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晚需要安排三位青年同灯塔工一起轮流值守基地,因为考虑到住宿环境较为艰苦,便没有安排多余的值守床铺,但意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共有6名青年自告奋勇申请值守。”张涛微微提高了声调,说,“那一刻,我为海事青年的自律性与自觉性感动,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打心底也为海事青年感到骄傲,更加意识到自己有义务让青年参与到更多的实践教育中来。”

    在他看来,共青团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青春一去不复返,共青团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份在青年时期十分难得和值得的付出。所以张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属于青春和奋斗的工作。

    从2015年年底开始,由部海事局团委组织的“海青之星”活动在局机关火热开展,为更多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风采的平台;“海青阅读季”活动更是号召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为青年推荐图书,帮助和指导青年读书,让更多的青年加入阅读大军,书香海事的文化氛围也逐步形成。

    贴近青年 服务青年

    “人生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大路上。抬头,有清晰的方向;低头,有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作为团干部,既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也要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更要做青年发展的带头人。” 提起共青团工作,张涛眼睛里闪烁着热情的光芒。当下,青年接受着多元文化影响,想真正融入青年人的生活并非易事。张涛时常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团干部,共青团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不能脱离青年。团干部如果不经常“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就会难以适应青年人的需求。

    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他和青年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青年们深入探讨和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勉励自己,鼓舞大家。只有与青年人做朋友,融入他们的工作中、生活中,才会得到青年人的认可。

    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

    “机关的共青团工作相比于学校、基层单位的工作更难做一些。机关的青年人数较少,28岁以下的团员更是少之又少,同时青年所在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也重,抽出时间参加青年活动就有一定难度。”张涛说道,“在开展共青团工作时,我们会积极向部直属机关团委汇报争取支持,也会认真分析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更加精心组织青年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参与进来。除了邀请青年参加,还主动邀请机关更多的干部职工一同参与活动,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使大家更加理解和支持共青团的工作。”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这是张涛写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面对未来,他满怀信心:“身处最好的时代,能够为青年做一些事情,努力为青年搭建更多、更好、更高的平台,为服务青年成长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我做共青团工作的初心,也是我今后不懈努力的方向。”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