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车购税资金支持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标准,将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大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近年来,我国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沿海亿吨级大港已经超过30个,但从总体发展水平看,集疏运系统相对滞后于港口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划定的70个重要港区中,铁路进港率仅为37%,全国52个主要港口中,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主要作业区没有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集疏运系统已成为整个港口运输体系中的明显短板。
《方案》以加快港口多式联运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局、优化结构、强化衔接、提升服务,加快打通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补齐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短板。“十三五”期,拟支持约2000公里的集疏运铁路和1300公里的集疏运公路建设,到2020年,初步形成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衔接顺畅的港口集疏运系统。
《方案》明确,“十三五”期,拟安排车购税资金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和公路项目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确定建设重点 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
《方案》根据“功能为先、需求导向”的原则,结合项目的集疏运衔接功能、公共服务属性等因素,统筹确定建设重点。铁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提供公共服务的港口铁路支线或专用线建设问题,实现铁路支线(专用线)与港口及干线铁路的顺畅衔接,2020年重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将提升到60%左右;公路方面将重点解决承担港口作业区与干线公路衔接功能的普通公路升级改造问题,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要港区100%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加强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能,涉及铁路、公路、港口多个部门,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物理连接,又要强化运输服务的协同联动,《方案》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综合高效协同的港口多式联运系统。一是在建设理念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调,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运输组织、信息交互等交通运输各环节的协同发展。二是在具体任务上,提出促进疏港干支系统协调发展、改善港口后方场站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标准衔接等方面的任务。三是在保障措施中,提出加强前期工作、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信息对接等要求。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