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为提升路口通行 成都首设“直行待行区”(图)

    1月11日,成都八宝街路口,试行直行待行区。郝飞 摄

    制图 杨仕成

      直行待行区的通行理念,就是在路口直行车道前端,伸入路口内的区域划一条或多条直行待行车道,作为直行机动车的等候区。

      成都市交管局科规处优化科科长周伟潮介绍,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当直行机动车在本方向直行红灯亮时,LED屏显示“直行机动车进入待行区”后,可提前进入直行待行区内进行等候,直行车辆前置于路口中央。“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路口的空间,既不影响路口左转车辆,又可以增大直行机动车排队空间。”同时,利用相交道路左转信号灯的全部或部分绿灯时间,让直行机动车提前进入路口等候,又缩短了机动车通过路口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交通高峰期通行效率的目的。

      从1月12日起,成都市区内八宝街、牛王庙两个路口将开始正式推行“直行待行区”路口通行模式。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期,直行车辆可以进入路口划出的“直行待行区”进行等候,增加车辆排队空间、减少车辆等候时间。据成都市交管部门统计,模式推行后,1小时每个方向可以多放行车辆160余辆。今年年内,“直行待行区”模式还将在成都中心城区具备条件的15个路口进一步铺开。

      地面划线 LED屏开始提示

      1月11日下午7点,记者在即将推行“直行待行区”模式的八宝街路口看到,在红灯亮起时,路口前方的信号灯吊臂上,已经安装好的LED电子屏上已经开始显示“直行机动车进入待行区”,提示着驾驶员进入直行待行区等待绿灯通行。八宝街的每个路口已划出3条“直行待行区”,总共约能容纳10辆左右小型轿车。

      而“带领”任先生开进“直行待行区”的莫先生明显已经习惯了这种新的交通模式。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八宝街路口的他上个月就知道了“直行待行区”的存在:“现在走这里过我都是直接开到前面等。”莫先生说,虽然不太清楚“直行待行区”的推行对交通缓堵究竟有多大帮助,但对自己来说,能够往前多走几步,还是感觉到减少了等待的时间,“通过路口的距离变短了,起步的时间变少了,通过路口是要比以前快一些。”

      8次红灯 仅1车停在待行区

      11日下午7点20分,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半个小时,在晚饭时间段,通过八宝街路口的车辆并不少。在从成都市三医院往新城市广场方向的路口,8次红灯里,只有1次红灯亮起时,有直行车司机将车停在“直行待行区”。

      7点20分,开车外出的任先生在经过八宝街路口时,减速准备停在人行道后方等红灯,却发现自己前面的车淡定地开过人行道,排在了左转待转区旁边。“我刚才还在想,他这样不算闯红灯吗?”在仔细观察了白线规划的路面区域后,任先生犹豫着把车开到了直行待行区里排队,“以前还没注意到这里划出了新区域,有点怕怕的,不敢乱停。”

      相关数据

      成效:1小时多放行600车辆

        据周伟潮介绍,在两个路口试点“直行待行区”后,“据我们统计,一个信号周期约为180秒左右,平均每个方向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可多放行8-10台车,一小时多放行超过160台车。”

      按照这个数据,实行“直行待行区”的路口,每小时多放行车辆可超过600台。

      时间:工作日早晚高峰期

        “‘直行待行区’将在工作日的早上7:30—9:00,下午17:00—19:00的两个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实施。”周伟潮说,从去年12月初试行以来,八宝街、牛王庙两个路口的“直行待行区”并未限定实施时间。但是从1月12日正式实施以后,“直行待行区”的实施时间将明确界定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施行初期民警会加强提示和指挥,帮助司机们熟悉和适应新模式。

      此外,周伟潮专门提醒道:“LED电子屏黑屏的时候,是不能进入待行区的。”

      推广:年内推广到15个路口

        去年12月初,成都交警将八宝街路口、牛王庙路口设置为“直行待行区”模式的试点路口,由路口执勤民警进行指挥和运行。“选择这两个地点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两个路口交通高峰流量大,二是因为它们具备已经机非分离的和左转直行分离的设置条件。”周伟潮说,在经过1个月左右的试点后,根据监测统计,八宝街和牛王庙两个路口四个方向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量均有所提升,路口通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这说明‘直行待行区’能够缓解高峰期路口车辆排行长度和通行压力。”

      据介绍,今年年内,成都交警将在中心城区具备“直行待行区”路口通行模式实施条件的人东路口、成都剧场路口、益州大道府城大道路口等15个路口,在进行相关道路优化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进一步推广实施。实习记者 杨雪 实习生 漆元寒 摄影 郝飞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