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助力宁夏百姓齐心协力奔小康纪实
当火车穿越腾格里沙漠时,一条宽宽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树林外高低错落的是一片片麦草方格沙障,各类灌木和草本植物郁郁葱葱……从空中俯瞰,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浩瀚的沙漠中有一条葱茏的绿色“丝带”飘动着……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浓浓,“塞上江南”正焕发新的活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铁路部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骨干支撑作用,为助推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宁夏百姓奔小康提供强劲动力。
脱贫攻坚打出“组合拳”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扶贫地区之一。
国铁集团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原州区现场检查督导定点扶贫工作,与地方政府共商扶贫大计,督导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并从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管理流程、项目资金、效果评价等方面入手,细化、完善扶贫工作制度体系,建立了条块结合、纵横衔接的科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帮扶力量投入,派驻挂职、驻村干部“点对点”实施帮扶。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创新帮扶举措,助力原州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毛庄村是原州区深度贫困村。2018年底,全村脱贫322户1304人,剩余贫困人口76户217人,贫困发生率为5.8%。2019年,固原车务段干部晁宁到毛庄村驻村帮扶。
晁宁坚信扶贫必先扶志,一定要让当地百姓拥有自我“造血”能力。为此,他到村子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铁路投入的30万元产业到户项目补助落实到位。
贫困户刘连树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家享受了两头基础母牛补助6000元、四头猪补助2000元。“两头牛都有了牛娃子,后半年牛娃子一头差不多能卖5000多元呢!铁路扶贫干部还说,让我安心把猪养肥,出栏了他帮忙联系卖个好价钱。”刘连树高兴地说。像刘连树这样享受铁路产业到户项目补助的村民还有60多户。
确保产业到户项目补助落实到位后,晁宁又投身危房改造项目。他和村两委班子深入贫困户家中,为符合铁路帮扶条件的100户村民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
2019年底,原州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33.6%下降至0.68%。2020年3月4日,原州区整体实现脱贫摘帽。国铁集团连续2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等次为好。
铁路建设驶入“快车道”
宁夏地处全国内陆腹地,是华北、东北连接青藏高原和新疆以及中亚、西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新亚欧大陆桥中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显著位置。
党的十九大以来,兰州局集团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决策部署,以及国铁集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宁夏铁路建设的会谈精神,按照“保开通、保在建、保开工”的要求,稳步推进银川至中卫、中卫至兰州、西安至银川、包(头)银(川)铁路惠农至银川段在建铁路项目,使宁夏路网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2019年12月,银兰高铁银川至中卫南段开通运营,标志着宁夏正式迈进高铁时代。
“太方便了,旅游、出差、探亲可以说走就走了。以前坐飞机去外地办事,去机场比较麻烦,现在动车一开,10分钟就到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了,这感觉真爽。等银兰高铁银川至中卫南段和银西高铁、中兰客专连成一体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就业观念、时间观念也会发生更多改变。”近日,宁夏盛世佳和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峰感慨地说。
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关中城市群和宁夏银川的便捷通道。为确保银西高铁按期高质量开通运营,兰州局集团公司变“要求干”为“领着干”,高标定位,通过实施红、黄、白旗考核管理,开展“精品工程”创建、“争先创优做贡献”百日立功竞赛等活动,全力推进问题克缺、精品工程创建等各项工作,争创优质工程、样板工程,全力打造西部“亮丽明珠”。
自1972年6月银川至汝箕沟507/508次列车开行以来,宁夏本土列车由1对普通慢车增加到现在的16对空调列车,每一个进步都见证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宝中线的开通运营,进一步带动了西海固地区的发展。
近几年,宁夏铁路建设突飞猛进,线路日益密集,犹如条条通衢大道;铁路货运量占全区货运量的12.9%,远高于全国7.5%的平均水平。兰州局集团公司加大国际班列的开行力度,开发多频次多样化的班列产品,不断强化班列品牌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宁夏产业转型,将宁夏的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银川南铁路货场运出国门、运往世界,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有业内人士说,西北的旅游业、生态农业,特别是沿黄河宁夏段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铁路大规模建设的支撑,也得益于铁路的多拉快跑。包兰、宝中、太中银3条铁路的建成通车,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了“大动脉”、畅通了“微循环”。
铁路建设历来是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兰州局集团公司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中卫至平凉至庆阳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展望未来,随着银川至西安、中卫至兰州、中卫至平凉至庆阳、包头至银川等铁路建成,区域内将形成现代化的四通八达快速客运通道,实现以银川为中心的0.5小时至1小时城际圈。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人民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生态文明描绘新画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此,铁路部门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自觉。在建设、运输等重点工作中,兰州局集团公司针对宁夏特殊地理地貌特征,坚持常抓不懈、从严务实、科学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1958年,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穿越腾格里沙漠,胜利通车。随之而来的,却是流动沙丘对钢铁大动脉的持续侵袭。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4代治沙人,在半个多世纪的治沙护路实践中,攻克难关,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60年前沙坡头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沙海,如今已变身为国家AAAAA级景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浸透无数治沙人的辛勤汗水,也见证了精准治理沙害的可喜变化。
“以前庄稼、房屋受灾,吃饭时碗里都是沙子,很受罪。现在这里却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铁路治沙可谓是创造了奇迹。”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党委书记武建国指着一大片林场说道。
迎水桥镇中心距离包兰铁路约15公里,曾是一片沙海,百姓因沙害侵袭纷纷迁离,而铁路治沙让这里恢复了生机。“人进沙退”,依赖优美的环境,如今迎水桥镇百姓收入连年增加,武建国见证了这一巨变。
“这里光照充足,建厂成本低廉,但光伏电池板对清洁度要求比较高,沙子吹到板上将大大影响发电效率。我们现在能把厂建在这里,真要感谢铁路把沙害治理好了。”中卫市银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6年,固沙林场的技术人员在对沙结皮的形成进行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利用黏土压沙(绿洲耕作土)制作人工沙结皮”的新技术,充分利用黏土遇水后快速产生结皮的特点,把固沙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继“麦草方格”之后的固沙新途径。如今,在包兰铁路上,技术人员已经制作出7万多平方米的沙结皮。经过雨水滋润,这片沙结皮上已经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植被。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卫固沙林场职工扎设半隐蔽式格状草5.5万公顷,培育沙生植物1亿多株,在腾格里沙漠植树造林253.5万多亩,建设林区面积56612.4亩。在沙层厚度达86米至100米的铁路线路两侧,他们建起了长16公里、宽800米的治沙“五带一体”防护体系。
一草一木皆关情,一山一水都有爱。铁路人用自己的智慧,在呵护生态、造福百姓的康庄大道上留下了骄人业绩,展现了时代风采。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