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铁路

    永远践行的“绿色铁路”

    ——打造外美内实绚丽高铁长廊

    人民交通杂志讯(通讯员 / 李航天)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强调以“绿色环保优势和综合交通骨干地位、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增强”为目标,对今后铁路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确保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文明。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承担骨干任务。发挥节能环保的绿色铁路优势,是贯彻“两山论”的具体表现,也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

    今年正逢“两山论”提出十五周年。湖杭铁路起点位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湖杭铁路建设始终秉持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认真贯彻国铁集团关于湖杭铁路要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成智能、绿色、精品工程。坚持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贯彻“两山论”理论指导,从环保角度进行选线选址,依法绕让生态敏感区、脆弱区,降低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建造绿色铁路。

    湖杭铁路北起湖州市,途经湖州市德清县和杭州市余杭区、富阳区,南至桐庐县,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高铁连接线站前工程HHLJXZQ-3标项目位于德清县和余杭区境内,项目线路全长21.643km,中标投资22.86亿元。2019年底动工建设,是国家重点交通项目,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点保障项目,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实现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的关键性工程。

    “标准化开工,第一次做对”既是施工生产的标准要求,更是绿色铁路的本质要求。项目部在施工工点周边的平地上铺设无纺布进行全覆盖,每天洒水防扬尘;在坡地建安全防护网、植草皮,防水土流失;在沿线路基两旁挖截流沟、建沉沙池,防泥沙流入河道;桩基泥浆池采用全封闭分离池,建设沉浆池,进行集中沉浆,定期进行人工清理,防止泥浆外溢和随意随处倾倒。

    项目部从“人、机、料、法、环”各生产要素出发,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铁路建设新格局,在混凝土拌和站应用了自主研发且获得国家专利的废弃混凝土和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和废水废渣,实现了废水废渣的骨料分离、泥水分离和雨污分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部还从智慧工地入手,将施工现场的应用和硬件设备进行集成,形成数据汇集,产生数据中心,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可视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综合管理。

    混凝土拌和站保证供应和智慧化生产、信息化作业和可视化管控等元素深度融合,项目部通过自主研发的拌和站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对混凝土生产、运输各环节实施远程信息化可视监控管理,全面保证混凝土质量和生产成本。梁场采用智能张拉压浆设备、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等标准化设施,围绕“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目标,确保预制箱梁质量达标。

    在施工现场,项目部把工地弃土就地堆积成各种山丘形,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项目竣工后还可就近回填,然后进行绿化,打造成党建教育基地,如今成为项目部一道道靓丽风景线。还利用原有乡间道路进行扩建并对路面进行硬化,为降低施工现场粉尘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影响,项目部及时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降尘,避免了扬尘带来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为周边村民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湖杭铁路自开工进场以来,一直坚持速度和质量并行,主张“绿色+智能”。湖杭铁路建设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科学安排,跑步进场,全面贯彻落实“绿色铁路、精品工程、智能建造”的建设理念,实现“湖杭速度、湖杭精神、湖杭担当”的建设目标,以绿色为底色、智能为靓点、精品为目标,内强筋骨、外绘蓝图,打造外美内实绚丽高铁长廊已成效初现。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