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老挝采访了解到,作为中国和老挝务实合作的重点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全部六个标段,均在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12月底竣工通车,届时,从国内的昆明,坐火车,将可直达老挝首都万象。
中老铁路,北起中老边境口岸磨丁,南至万象,因此,又称磨万铁路。线路全长约41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客货共线的单线电气化铁路。按照规划,它向北接中国云南省新建的玉溪—磨憨铁路,向南,未来将连接泰国,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铁路,或将成为中南半岛南北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老挝从内陆“陆锁国”到“陆连国”的转变之梦。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它是区域互联互通的典范工程,承载着两国最高决策者的心血与期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3日至14日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中老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加快推进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加强统筹协调,解决好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安全保障、后续融资等问题,推动实现中老铁路早日竣工。
据悉,截至2017年10月末,中老铁路已经全线共开工207处,其中隧道50座、大中桥梁23座、涵洞96个。
改变老挝几无铁路的历史
从泰国经友谊桥至万象南部的塔纳廊,有一段3.5公里长的米轨铁路。这是目前老挝境内唯一的一段铁路。
中老铁路的建设,将改变老挝几乎没有铁路的现状。线路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客运时速160公里,货运时速120公里,是一条快速铁路。建成后,将极大提高运输效率和水平,促进老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老挝人说,要想富修铁路。过去,人民说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现在,中老铁路也成为两国间的一条重要纽带。”老挝投资计划部部长助理维吉·信达翁对记者说。
老挝多山,中老铁路的总里程中,桥梁占62公里,隧道198公里,两项加起来,已经占总里程的63%,其中科楠内河特大桥全长7506米,是全线最长的桥,也是老挝历史上最长的桥。全桥共227个桥墩,最高墩身10.5米、最低墩身4.5米。
“中老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很多工程都创造了老挝的历史,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开路先锋续写中老友谊
承建六号标段,即靠近万象段的中铁二局,有着“开路先锋”的美誉。科楠内河特大桥,就是由中铁二局建设。他们既有战天斗地的豪情,也有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记者看到,科楠内河特大桥每一座桥墩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扫码打开网页,桥墩建造数据一应俱全。负责现场技术管理的中铁二局陈星池副总工程师告诉记者,这套施工过程质量监控与追溯体系,已在全线推广使用。此外,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项目主体结构完工之后,建设者们都会及时对工地植被进行复原。
为了这条铁路,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付出了极大的艰辛。他们在老挝的深山密林中践行着自己的使命,续写着中老友谊。
罗开辉、李双是对“线路小夫妻”。罗开辉在四工区负责财务,李双在二工区负责物资管理。一条铁路线上,两个人一个月也难得见一面。李双只是偶尔路过罗开辉的项目,打个电话给丈夫,见个面权当团聚;王武是中铁二局六公司现场工作组代表。由于天天守在施工现场盯进度,日均三十度的高温,烤得他全身的皮肤黝黑,脸上的皮起了又掉,“我现在不敢洗脸,皮肤见水太疼。洗脸的时候,只敢用毛巾轻轻地把脸沾一下……”王武对记者说。
作为中铁二局六公司一工区的党支部书记,叶毅是地方关系协调和征地拆迁的负责人,在常人眼里,这个书记有点不务正业,经常往工区跑。今年10月20日,为了督促地方移交铁路红线时有的放矢,他带着翻译对红线DK356+600到DK362+600徒步勘测,该段有大量农田,他只能穿着水鞋通行,对每一区间的地上附着物以及涉及的里程和面积进行详细标注,后来回到办公室整理了24条征地信息,向老挝地方政府报了征地申请。老方工作人员收到报告后,竖起了大拇指。6公里路,他走了4.5个小时,由于沿线没有可买水的地方,勘测完后,翻译一口气喝下了4瓶矿泉水,叶毅从早上开始穿的新水鞋,也磨破了。
承载老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老铁路成为连接中老两国民众的桥梁,也是老挝民众追赶现代生活最现实、最直接的途径,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建二局六公司项目部的阿旺、阿英是老挝当地的一对夫妻,他们原本在老家经营着一片巴蕉林,当中老铁路开工建设后,夫妻两人都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中。阿旺当司机,阿英作翻译。谈及对这条铁路的期待,阿旺说,希望铁路早日修通,这样中老两国人民就可以更方便地相互走走,他就可以早日送两个孩子到中国去留学。“等我们生活变好了,我也想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看看中国的发展。”阿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挝人对中老铁路的期盼。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