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于10月10日发布,系统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全面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丰硕成果。铁路多项成就载入其中。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方案求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康庄大道。10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铁路是国际间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高度重视、极为关心,多次亲临铁路考察调研,多次对铁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铁路走出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承担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和走出去项目企业层面牵头作用等责任,务实推进境外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持续提升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质量,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翻开约2.8万字的白皮书,十年成就非凡,铁路荣光闪耀——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于2022年3月开通运营,匈牙利布达佩斯—克莱比奥段启动轨道铺设工作;
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且运营成效良好,黄金运输通道作用日益彰显;
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公里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
……
跨越千山万水,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拔地而起,成为国铁企业心怀“国之大者”、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印证。同时,这些建设周期长、服务长远发展的工程项目,就像播下的种子,综合效益正在逐步展现出来,为更多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钢铁驼队”建设发展成就显著,“中欧班列”关键词累计出现9次,引发强烈国际共鸣。白皮书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亮点纷呈”中提出,“数字化中欧班列”全面推进,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中欧班列提供全面服务;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中提到,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拳头产品,有效提升了亚欧大陆铁路联通水平和海铁、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叠加“关铁通”、铁路快通等项目合作及通关模式创新,为保障全球经济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多个国际知名物流协会公开表示,中欧班列为世界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全球供应链紧张难题、增强国际物流保障能力的可靠物流方案。
白皮书发布当天,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也表示,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已成为友好合作的使者、互利共赢的桥梁。
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以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国铁企业将与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不断深化共建基础设施“硬联通”、共商规则标准“软联通”、共享发展成果“心联通”,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为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郭瀛潇)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