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铁路

    “流动的中国”一路温情

    “流动的中国”活力澎湃。2024年国庆黄金周,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144.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等主要客运指标稳居世界首位,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首位……一组组数据,展示着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非凡实力;一项项“第一”,描绘了“流动的中国”壮丽画卷。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铁路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客运能力和服务品质,为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打破距离,跨越时空。

    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畅行,京沪4小时、京广8小时可达。

    路网加密,高铁畅行,不仅带动了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更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逐步实现动车组公交化运行,大大加快了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

    高速动车组列车、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直达特快、特快、快速、普快、普客……拥有不同类型的旅客列车;硬座、软座、硬卧、软卧、高级软卧、二等座、一等座、优选一等座、商务座……提供多种形式的席位。

    目前,我国已构建形成了以复兴号为引领的涵盖不同速度等级,高普互补、品类齐全、结构合理、供给充分的旅客列车产品谱系,能够较好地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此外,聚焦老年旅客,铁路部门推出“吃住行游娱购”全要素的“银发”旅游列车,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研学群体,铁路部门将现场教学、实践体验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学于游。

    客运服务提质升级,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从“小窗口”到“互联网+”,购票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建成了全球访问量和交易规模最大的12306新一代票务系统,实施互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推出了移动支付、自助进出站、互联网订餐、静音车厢、在线选座(铺)、适老化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出行方式;保留纸质车票、车站窗口等传统服务渠道,推出12306爱心版,为老年人和脱网人群出行提供便利;开发客运联程运输产品,畅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车站内,客运服务措施持续优化,彰显人文关怀。

    今年暑运客流旺盛,一道道橙色身影,在长三角铁路车站绘就一派“热辣滚烫”景象。这些穿着橙色马甲的“小甜橙”活跃在车站各处重点区域,积极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重点旅客引导帮扶等服务。依托铁路12306客服中心,铁路部门在主要大站提供特殊重点旅客预约服务,2023年受理特殊重点旅客预约服务超过10万件,服务15.3万人次。

    列车上,餐饮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旅途温馨舒适。

    “‘三秦’套餐来咧!”8月26日,正值开学季的西安北站人流如织,站台上西铁旅服公司送餐员争分夺秒把印有“西铁·秦小味”商标的食品专用运输箱搬到高铁列车上。这是三秦铁路今年推出的餐饮品牌。目前,全国84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打造动车组餐饮特色品牌,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努力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互联网订餐累计接单3300万单,交易金额近20亿元。

    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如今,人们把目光更多投向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而在广袤的田野山间,公益性“慢火车”以低廉的票价、优质的服务和公交化的开行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运力保障。

    车身上喷涂着“红松故乡号”的6274/6271次列车伴随长鸣的风笛,缓缓驶离乌伊岭站,穿过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深处的红松林,开往佳木斯站。这趟列车已在大山里运行了60多年。这趟仅有5节车厢的列车,是林区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大山里孩子们求学的“校车”。

    这是铁路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2个省份、停靠691个站点,途经35个民族地区、104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市。

    8月11日,夜幕降临,兰州站开始检票,乘坐K9661次“乡村振兴号”列车的旅客在列车员帮助下有序登上列车。“这趟车对我来说真是太方便了,晚上睡一觉,白天继续干工作。”旅客王先生是这趟列车的常客,经常往返于兰州和嘉峪关做生意,他对这趟车特别满意。

    铁路部门坚决扛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持续加大对老少边地区的运输服务支持力度,丰富服务措施,不断提升公益性“慢火车”、乡村振兴列车服务品质。

    风潮涌动,盛景如斯。一串串跃动的数字、一个个上扬的箭头,勾勒出铁路人勇毅前行的奋斗足迹,映射着万里铁道“人畅其行”的繁荣景象。站在新起点,铁路部门将不断提升旅客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用心书写“人民铁路为人民”答卷,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陈梦竹)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