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铁路

    “互联网+高铁盒饭”能否满足旅客期待?

    高铁餐饮贵、选择少、味道差……成为不少网友的槽点,为何高铁餐饮如此“招黑”?其实,比起高铁餐饮本身,网友更加关注高铁餐饮的准入机制是否足够市场化、定价是否合理。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回应称,将加快市场化改革,搭建向社会开放的高铁餐饮供应信息服务平台。

    “互联网+高铁餐饮” 中国铁总尝试准入制

    针对社会舆论对高铁餐饮品质与价格的吐槽,中国铁路总公司回应称,按照开放合作、许可经营的思路,铁路部门将引入“互联网+”,尽快搭建向社会开放的高铁餐饮供应信息服务平台,将路内外符合条件的餐饮产品在同一互联网平台明码亮质标价,供广大旅客自主选择,形成公平开放的高铁餐饮市场。

    目前,铁路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实施方案的技术准备,将尽快推出网上订餐、站车配送供应服务;加强食品安全和高铁餐饮市场监管,依法执行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实施许可经营,完善合同约定,维护高铁餐饮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改革之后的方案是实行准入制,建立公开平台,让旅客在平台上自由选择,将不同于铁路部门以往的互联网探索。

    2017年春运首日,1月13日,长三角地区的25趟高铁列车上推出“饿了么”平台预定和即时订两种订餐服务,只需动动手指头,不用离开座位就可以吃上自己合意的餐食。旅客随身没带现金也没关系,高铁上购物可以使用微信、银联、支付宝支付。网上订餐进一步方便了旅客,但餐饮的选择范围仍然是在铁路部门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的商家。

    据介绍,中国铁路总公司探索的“互联网+高铁餐饮”模式,是进一步向市场开放,实行准入制的尝试,只要符合要求的商家均可入驻平台,这意味着旅客的选择会更加多元化。

    吐槽多、建议多,旅客期待怎样的高铁餐饮?

    一直以来高铁盒饭作为舆论界的“网红”话题,时不时就会被网民吐槽。15元盒饭能否不断供?45元盒饭是不是太贵?高铁餐食为什么选择少、口味差?旅客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和消费习惯各不相同,怎样的餐食供应才能够让旅客满意?

    网民“深呼吸的言”就问:“去北京坐高铁,盒饭60元一盒,是不是太黑心了?”还有15元盒饭也成为大量网民永远买不到的“迷之存在”。“15?我就吃过40的,这还是最便宜的,摊手。”网民“比尔吉沃特弯刀dd”说。

    除了价格,高铁餐食味道也是一大“槽点”。网民“雨白白雨”说,“贵就贵吧,但是质量跟价格不成正比啊,饭菜都是凉的硬的,能不能把饭菜做好点?”

    不过绝大多数旅客认为高铁盒饭的价格不是问题,质量低且没有选择才是重点。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日本新干线铁路便当等“别人家的盒饭”,有寿司、牛肉饭、排骨饭等各式品种。“好吃又便宜,日本等地的铁路便当让人更愿意在列车上用餐。而我们的高铁盒饭谁都会想办法提前考虑不在车上吃。”网民“一正一”指出了差距。

    为了高铁盒饭质量提升,网民也是“操碎了心”。“猫圆丸”就建议,把铁路盒饭作为各火车站经营的产业,一列车经过十个站,那么车上就同时供应十个站的盒饭,畅销的盒饭就加大供应,卖不出去就自负亏损。用质量和地方特色来赢取乘客口碑。

    舆论也提出高铁盒饭定价应由反垄断部门评估。有媒体评论认为,“高铁盒饭定价,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关部门似乎应该尽早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让无尽的口水之争尽快结束。”

    进一步市场化新探索,执行中有哪些难点?

    铁路旅客来自天南海北,口味偏好与价格敏感度各不相同,要让旅客在高铁上吃饱、吃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铁路部门针对旅客的不同需求,进行了品类的调整。

    记者采访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15元和40元、60元的盒饭供应比例根据不同的线路也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消费习惯的旅客需要。除了盒饭之外,上海铁路局管内高铁动车组列车上还增加了不少新品种。

    比如,8元至15元之间的包子、微波水饺、鸡肉卷、面条、三明治、五芳斋粽子等品种,汤类也在过去单一的蛋花汤基础上增加了扬州狮子头汤、排骨萝卜汤等。

    品种增加了、口味丰富了,而网民针对铁路部门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是否足够市场化的质疑仍然存在,铁路餐饮的选择需要进一步市场化。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进一步市场化符合旅客的需求,但实施起来仍然有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分拨、配送,以及食品安全的把控上。更多的商家进入平台,商品的选择是即时和随机的,如何高效且安全地配送到列车上是一大难点,目前,仍在调研实施的可能性,主要是解决流程问题。总体而言,引入竞争是方向,这对铁路部门对流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