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深度影响道路货运与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新基建之“新”,是区别于老基建而言的,其建设范畴从过去的物理世界兼顾未来的数字世界。本质是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基建项目进行赋能,将信息数字化以“新技术+”的方式融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狭义上说,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产业方向,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涉猎范围相对较窄,对内需拉动和道路货运与物流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但是,这并不影响业内人士对大基建、大物流发展趋势的理解、分析和研判。毕竟,任何产业集群都难以脱离物流系统而独立封闭。道路货运与物流体系作为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是区域功能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运行安全和效率的保障,还是地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平台。
涉道路货运列入新基建行列实至名归
业内人士认为,涉道路货运与物流产业链的传统基建项目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元素,包括车联网、物流园及配送网络、车辆动态监控等,以及汽车后产业链、绿色货运产业链上具有此属性的配套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方向,被列入新基建行列实至名归。
他们表示,以上这些邻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加持,投资量、带动力、期望值都非常可观。而更多新技术的应用,比如5G、物联网、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催生标准装备、标准作业和标准物流,减轻人力应用和成本负担。还有传统基建设施,多数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还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仍然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成为朝气蓬勃的新基建。无论从设施设备还是运行系统来看,道路货运与物流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关键项目、核心业务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入选新基建顺理成章。在“十四五”时期,道路货运与物流筛选项目融合新基建,与上下游缔结利益共同体,纳入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道路货运与物流体系持续转型升级,几乎每年都会有新概念、新业态、新服务出现。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对商流产生影响。从目前来看,此平台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相对薄弱。自动分拣、无人仓、货物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对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互联互通的物流物联网迫在眉睫。而新基建带来新一轮的数字经济、数字革命,提升经济社会和实体企业的发展质量,会引发道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变革。智慧型物流园区、物流物联网络、冷链物流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专业企业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用户需求。
核心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在现在这个时间结点,国家力推新基建,除了要强力对冲眼前经济下滑的风险,从长远看,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必要之举。新基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孕育巨大发展空间,为各行各业培育新动能,释放中国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潜力。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发展的关键节点,行业变革与新基建关联密切。随着新基建提速,我国物流服务和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若能积极参与,利用好新基建带来的技术红利,被其赋能,将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升级发展阶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把物流纳入到国家优先和需要加快发展的基础设施范畴。在今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就包括要加大加快应急物资保障领域的投入进度。这些都表明,尽管物流不是新基建的核心板块,但是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还是能够享受到非常大的政策红利。
新基建的核心技术能够赋能物流企业,提升供应链和物流服务水平。如本轮新基建投资的核心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技术,现在已大量运用到物流运营服务领域,包括智能调度、视频监控、物流配送等,帮助了众多业内企业重塑供应链和提升物流效率。技术升级带来物流行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进步已经有所显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量医疗物资、民众生活必需品运输需求的爆发,对物流体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期间,诸如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展现了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为物资的顺畅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公司也都在新技术领域积极探索和布局。以京东物流为例,该公司已在全行业率先建设了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依托5G网络通信技术,通过AIoT、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智能物流技术和产品融合应用,打造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的智能物流示范园区。随着未来新基建的推进,由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的智能物流系统,其功能将更加强大,各类智能物流设施和设备必定伴随着新基建的铺设进入更多应用场景。
发展新基建利好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往往都离不开物流技术的支撑,这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为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发展带来利好。从生产看,新基建需为中国创新发展、绿色环保发展,特别是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创造基础条件。
随着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21世纪则步入智能时代。智能社会由三个战略核心组成:一是芯片/半导体,即信息智能社会的心脏,负责信息的计算处理;二是软件/操作系统,即信息智能社会的大脑,负责信息的规划决策、资源的调度;三是通信,即信息智能社会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负责信息的传输与接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是智能社会的基石,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辐射作用,也是当前及未来各国科技竞赛的制高点。能否抓住智能时代变革的机遇,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传统服务业向智能服务升级,这些都必须依赖新基建作为保障。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的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将受益于这种技术进步。随着新基建加快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将能够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从而有力支撑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今,部分物流装备企业已开始实施5G技术应用深入,并介入到装配、检测等生产内部关键环节。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还能连接企业工厂、分支机构、上下游协作单位、工业云平台、智能产品与用户等主体,支撑网络化协同、远程调度控制等新业务、新应用,从而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与服务在更广范围创新发展。
搭建供应链是传统企业转型必由之路
交通运输部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货运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第一时间及时出台了一个管理办法和三个技术指南,从行业的角度大力推进整个货运物流新业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上也是致力于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用技术彻底的解决物流行业“散乱差”的问题。
让物流运输企业转型为物流科技企业。近年来,物流业已经成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最好孵化地,科技作为催化剂的能量正在全面展现。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从人员密集型转为向科技要运力、向科技要时间、向科技要速度、向科技要高质量发展的新状态。
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形成商业闭环,完善金融及车后市场。目前,全球经济放缓,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过大,上下游企业账期过长,赊欠严重,是催生供应链金融的原始动力。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而互联网的兴起使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成为了可能。因此,对于已打通融资渠道、拥有物流平台且在细分行业内占据先发优势的核心企业以及公司主营业务增速放缓、有强烈依靠供应链金融业务转型的企业来讲,其具有发展供应链金融尤其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巨大优势。物流行业在网络货运和新基建的政策引导下,已在进行转型升级,物流市场也将进入整合和被整合的阶段,提升品牌、搭建供应链成为传统物流企业必须要走的、也是唯一的一条路。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相信未来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会进一步提升。新基建就是在修建“信息高速公路”,为包括物流行业在内的众多产业服务。未来的物流行业将有庞大数据和信息需要高速传递提供高速传输处理,而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云端大脑。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无人配送机器人等技术装备的应用,有力支持了保障物流体系的运作。随着新基建带来的信息技术更新和升级,物流资源与能力将被更好地整合,如不同物流公司之间、不同智能物流装备之间,将可通过云端后台实现数据库共享、地图共享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络交互,实现群感智能,从而共同完成各项物流运作。在抗击疫情以及随后的复工复产工作中,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看到的智能配送站和为社区服务的配送机器人,不仅能够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而且在未来会有更为广阔的用途和市场。由于新基建具有很强的上下游联动效应,将推动各个产业链之间供应链的优化与重组。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载体,是让数字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充分融合,这不仅成为一种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一种重塑供应链、物流效率的生产方式。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