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倾力打造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推动“郑州制造”向“郑州创造”转变。
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
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建设活力郑州,形成以航空为引领、货运以公铁集疏为主、客运以高铁集疏为主的空陆衔接、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优势,不断提升郑州的服务辐射带动功能。同时,围绕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做兴网络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此外,还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
持续提升枢纽优势
将持续提升枢纽优势作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突破口,建成高效、便捷的铁路、航空、公路网络和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全方位的物流集疏网络,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关键词 综合枢纽建设
“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加快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建设,强化“四港”联动,建设中国最佳体验的高铁客运中心和国际机场消费综合体。枢纽互联互动,优化功能与节点布局,建成成本低、时效优、通达性强、覆盖范围广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持续加密中欧班列(郑州)国际货运线路和海铁联运线路,建成中东部地区最大的中欧班列集拼运转中心;建立国内国外“双枢纽”发展模式,打造“郑州中转”服务品牌、国家航空门户。加快郑州高铁南站建设,有序推进通航发展,形成三网融合、高效衔接、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网络。以航空线网为引领,积极推进“开美、稳欧、拓非、连亚”,打造贯通全球的航空运输通道;以高速铁路为重点,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辐射八方的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国际运输通道和米字形主通道。
关键词 多式联运
推动铁路、公路、航空与沿海港口功能对接,推动多种运输方式协作、协调、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空陆联运、公铁联运和铁海联运,形成以航空为引领、货运以公铁集疏为主、客运以高铁集疏为主的空陆衔接、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优势。提升一体化水平,建立便捷运输制度,加快综合立体换乘设施建设,更大范围内实现航空、高铁、城际、公共交通“一票制”综合联程服务。建成最完善、最高效、最便捷的内陆口岸体系,推行“7 24”小时高效通关服务,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打造高效中转物流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冷链物流基地
打造全链条、严标准、可溯源、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冷链物流园,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开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推进航空、铁路、公路冷链物流互补协同发展,建设国际冷链运输大通道;加快冷链物流领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打造全国冷链物流新标杆。
关键词 特色物流中心
打造全功能国际期货交易交割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成境内境外流通融合、高效便捷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升郑州价格的影响力。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和生态链,打造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完善快递全国集疏网络和区域配送网络,推动快递物流和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行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铁快件运输,引进全国主要电商平台、快递物流企业,打造国际快件集疏分拨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快递物流中心。
关键词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建设多式联运全国信息中心,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交通物流深度融合,加强对国家交通物流技术标准规范、大数据处理等研究和应用,推广自动化与智能化联运技术和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节能低碳发展,推动商贸物流企业提高配送规模化、协同化水平,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合作。
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2025试点城市建设,围绕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做兴网络经济,聚焦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五大战略产业,全面实现“互联网+”“标准化+”“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瞄准技术前沿,加快培育生物及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芯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高端合金等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制定关键技术领域技术路线图,加快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食品制造名城、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新兴综合性现代家居制造和展示销售中心。建立和强化工业4.0的基础设施,创新具有中国优势的工业生产模式。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工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郑州质量、郑州标准、郑州品牌,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中心
建设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提升发展,打造对接国际的金融功能集聚区和中西部最大的要素市场聚集地;建成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大宗商品和特色金融产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推动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建成中西部国际消费中心和世界知名的保税购物中心。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布局一批大型会议中心、国际性会展场馆,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会展都市。引导高效能的产业类型向都市中心区集聚,促进都市产业与都市消费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楼宇工厂,培育壮大平台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都市新经济。
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
关键词
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景观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建设一批民俗旅游村落和旅游小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面向农业领域的智慧农产品防伪溯源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生物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市建设。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建设直连全球城市的信息通道,形成快速低成本的数据交换连接生态。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培育发展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促进产业变革和商业、服务、管理等模式创新,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促进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业,着力培育特色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网络经济强市。
建设活力都市
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以开放式创新集聚高端要素,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试先行效应,着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形成有利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制度环境,建成全国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高地
强化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全面融入全球创新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原科创谷,引进和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知名大学,吸引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跨国公司、国际科技组织在郑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合作,建立待转化军用科技成果信息平台,促进军用技术转化。支持工业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协同创新,建设一批研发实力强、协同创新效益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平台。提升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等机构的辐射能级,发展多层次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构建一批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转化高地。
关键词
创新人才队伍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深入推进“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进一步完善针对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医疗、户籍等配套服务政策,出台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办法,激励全社会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模式,建立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便利化机制,建立柔性引智机制,推进和保障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
关键词
布局创新链
持续强化渐进式创新,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和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管理体制革新,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营造对中小企业友好的环境,做强传统支柱产业。鼓励企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
关键词
创新创业生态
突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五单一网”体系建设和规范运营,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调优存量与做优增量,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加大资源信息向社会有效开放力度,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打造高新技术创新区与基础研究创新区,引领产业研发和基础研究创新;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推动创新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形成鼓励创新、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