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物流领域进入无人化,快递员会失业吗?

    10月9日,京东官方宣布,已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真真正正实现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据悉,该无人仓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的仓储楼群,属于上海亚洲一号整体规划中的第三期项目,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体由收货、存储、订单拣选、包装四个作业系统组成,存储系统由8组穿梭车立库系统组成,可同时存储商品6万箱。

    但其实,京东并非第一个真正将机器人运用到物流领域的企业。

    早在五年前,亚马逊已经先行一步。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金收购了一家仓储机器人创业公司Kiva Systems,将这项技术用于物流系统,其作业效率要比传统的物流作业提升2-4倍。

    当时的刘强东丝毫没有掩盖对贝索斯的敬意,曾对员工说,“京东可以是物流公司,也可以是零售公司,但未来一定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今天,京东秀出了自己的“黑科技”,以此来向昔日的学习榜样致敬。

    京东的无人仓究竟如何工作?

    据京东资料介绍,“无人仓”由搬运机器人、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堆垛机器人、六轴机器人、无人叉车等组成,其存储效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效率的10倍以上,并联机器人拣选速度可达3600次/小时,相当于传统人工的5-6倍。

    而众所周知,在电商物流环节中包含存储、搬运还有拣选。京东无人仓的设计逻辑也包括这几个方面:

    在货物入库、打包等环节,无人仓配备了3种不同型号的六轴机械臂,应用在入库装箱、拣货、混合码垛、分拣机器人供包4个场景下。

    在分拣场内,还引进了3种不同型号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执行任务;在5个场景内,京东分别使用了2D视觉识别、3D视觉识别、以及由视觉技术与红外测距组成的2.5D视觉技术,为这些智能机器人安装了“眼睛”实现了机器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在整个流程中,从货到人到码垛、供包、分拣,再到集包转运,应用了多种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依据系统指令处理订单,还可以完成自动避让、路径优化等工作。

    与亚马逊的不谋而合

    2012年,亚马逊开启了智能化仓储物流的道路。当时亚马逊元收购Kiva Systems在亚马逊仓储中心得以应用,Kiva现在更名为Amazon Robotics。

    而在亚马逊同样有着众多的机械臂机器人。目前,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部署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据亚马逊披露的细节看,机器人已全面应用于收货、上架、捡货、包装和出货一系列的流程中。这是亚马逊对未来物流中心的看法。

    这与京东的思路不谋而合——从人工到自动化仓储,再到如今的第三代物流,以“无人仓”作为载体的全新一代智能物流技术,其核心特色体现为数据感知、机器人融入和算法指导生产,可以全面改变目前仓储的运行模式,极大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

    而与亚马逊相比,京东在极其相似的无人仓技术背后却也有着别样的优势:

    第一,亚马逊的物流体系,并非完全自建,因为美国的市场情况,亚马逊在最后一公里选择了第三方合作伙伴,这令亚马逊的物流配送链条有所缺失,这一点上京东的物流体系更加完整,应用环境更丰富,同时落地能力也更强。

    第二,中国的电商环境最复杂,同时发展最快。这给了京东在技术迭代上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试错的机会。

    新技术不止于此,还有无人车、无人机

    无人仓并非京东的一个独立计划。去年,刘强东曾经提到,京东将会把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储进行融合:无人仓解决进货、存储、拣货、包装、分拣等环节,无人车主攻城市环境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则锁定乡村配送。

    而截至目前,这些目标似乎都已经实现。

    去年开始,京东无人机就已经开始了试运营,在宿迁利用农村广袤而空旷的空间环境,让无人机去完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六月,京东无人配送车进入各大高校开始试运营。

    前不久,京东推出一款无人驾驶轻型货车,这也是国内电商及物流领域首次推出无人货车产品。

    在国外,2013年12月,亚马逊就发布PrimeAir无人快递,顾客在网上下单,如果重量在5磅(约2.27公斤)以下,可以选择无人机配送,在30分钟内把快递送到家。2016年5月,亚马逊还证实已收购一支由12名计算机视觉专家组成的团队,旨在帮助解决无人机观察和了解外界,这样无人机就能绕开障碍物,安全飞抵目的地。

    技术下的挑战

    但是技术归技术,要真正普及似乎还有着不小的困难。

    以无人机为例,天气影响就很难解决,据媒体报道,江苏宿迁试运营时,八月的雷雨使每天十点的无人机飞行计划搁浅。位于宿迁的京东无人机调度中心负责人告表示,由于天气影响无人机“已经一周没飞了”,7月份只飞了21天。

    成本上似乎也有着不小的问题,一套标配的无人机系统大概需要15万元;每架自带电池4组,此外备用电池10组,每组电池3万元左右,使用寿命5-6年;每飞行一次电池损耗费用约20元。总共算下来,成本不菲。

    在无人车上似乎也有着诸多问题,在前不久的各大高校内,在货物的配送路上,机器人运行缓慢,同时最高偏差距离高达20米。

    而无人仓的实施也有着不小的挑战。

    比如,精确识别上,由于无人仓的一切作业都需要依赖数据,因此商品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和读取至关重要,但这也最难实现,特别是在海量商品的运动过程中准确读取。例如,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它有大、中、小不同型号,不同型号的条形码可能相差甚微,当商品条码出现污损、褶皱、光线反射等情况时,读取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何保持在海量数据计算中有高准确率也值得考虑。比如商品布局算法,京东产生海量数据,精准的数据挖掘需要分析每一个商品分布整个订单里的命中情况,可以判断单个商品拣选区和存储区的配置量,拣选区布局算法会根据每一个商品每一个小时的出货情况对未来的出货进行一个预测,如果计算有偏差,对智能机器人发出错误指令,会影响运营效率。

    但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配合并不是最棘手的,肖军最头疼的是机器跟人的配合,因为人的行为更为复杂和不可控:“譬如我们的供货商和无人仓对接,有没有办法控制好这个环节和流程?”

    未来的工作

    100多年前,火车速度超越了马车;

    60年前,集装箱夺去码头工人饭碗;

    2017年,人机大战连续败给阿尔法狗;

    似乎机器将会夺走一切属于我们身边的非创造性岗位。

    2013年美国一份报告认为,47%的岗位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10年机器人将取代1500万工作岗位,相当于美国就业市场的10%。

    对于电商领域而言,会是如何呢?

    相信没有一家公司比亚马逊更能体现围绕自动化的种种焦虑和希望。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许多人都怪责该公司吸引人们上网购物,摧毁传统零售业岗位。

    然而自引入Kiva机器人以来,亚马逊在美国增加了8万名仓库员工,仓库员工总量超过12.5万人。该公司表示,这种仓库招工热潮将会持续下去。

    比如有的之前堆叠塑料箱的人员,成为了机器人操作员。很多其他的员工转移到接收站,在那里他们手动将大箱的商品整理到塑料箱等等。在这些仓库任务上,亚马逊显然认为,人类工人的表现要胜过机器人。

    现在,对于京东而言,似乎取代人工的问题还暂时不用考虑。

    因为,即将爆仓的双十一就要来了。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