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快递包装如何变“绿”?

    买买买、拆快递,早已是许多人快乐的源泉。然而,快递单量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快递废弃物的产生。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如果按业内每个快递包装0.2公斤的标准计算,2020年我国全年的快递共产生了1600多万吨的“天量”固态垃圾,相当于约1.5亿个成年人的体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专家、深圳大学段华波教授表示,“此前有报告估算,按照现在的快递行业增长速度,快递业碳排放量将超过3200万吨,至2025年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量达2160万吨,处理费用达30亿元以上,填埋处置量超过100万吨。”

    中国现有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未臻完善,海量被拆封后的快递包裹被丢弃到垃圾桶后,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

    那么,快递“垃圾”问题真的无解吗?

    包装苦“胖”久矣

    李萌是一位“网购达人”,每周都会收到大量快递包裹。“很多快递,除了外包装盒,里面还塞着泡沫块、缓冲袋等填充物。”她说,包装盒外,一般都还有一层层的胶带。而快递取出来后,“盒子用不上,基本上都只能是丢掉。”

    在各地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可以发现,用于寄送快递的包装盒四处可见,在垃圾中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混杂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之中的纸盒或纸箱,大多已是污迹斑斑,很难回收利用。

    在常见的快递垃圾中,包括了编织袋、塑料袋、纸箱、气泡膜、胶带等,很多快递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在湖北、北京、天津等地,多名快递企业的快递员表示,快递包装包括多种材料,除了纸箱、塑料袋之外,还有大量用于填充易碎物的塑料泡沫、用于固定的胶带,以及快递单据等。特别是为了避免商品因运输过程损坏造成争议和退货麻烦,大量商家“宁多勿少”, “里三层、外三层”增加防护,导致包装材料增长。而这些塑料泡沫、胶带等包装,多难以降解。目前电子面单已经在快递行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加上纸本身可以在大自然中降解,因此“污染”的矛头大多都指向了塑料袋和胶带,后者也是阻碍纸箱被回收的大杀器。

    “普通快递袋不具备降解效果,埋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降解,且市场上很多快递袋采用再生料生产而成,再生料是经由多种社会渠道流转之后再生产而成,带有大量的细菌及病毒,长期接触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广东一家快递材料生产商的市场部负责人沈萌说。

    “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土壤,会对土壤造成板结,导致营养下降,对植物的生长不利,这是一方面;再往深层次讲,即便是以后降解了,它们也会形成微小的塑料颗粒,会进入地下水系统,然后是海洋,进入水循环意味着进入人类的食物链,然后对人体产生危害。”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国家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朱磊解释。

    回收“难题”依在

    朱磊认为,现在社会上对于快递垃圾的舆论略夸张,他不赞成使用“污染”两个词来形容快递垃圾。“(快递包装)对环境本身不存在‘污染’这样的说法,准确地说,是加大环境的承载压力。每个城市原本是有固定的垃圾焚烧和填埋点,现在垃圾回收量基本接近饱和,这是最主要的影响。”朱磊说。

    “回收难”是解决快递垃圾的一大症结。回收后的快递包装盒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分类回收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影响了快递包装的回收效率。而集中回收到快递企业储存点的包装盒仍然较少,加上消费者拆件时导致包装受损严重,要在快递点实现再利用也比较困难。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其实很多人对快递包装如何回收处理并不清楚。有网民说:“快递包装拆完都是直接扔,有些送给捡垃圾的大爷了。”“纸盒、塑料、泡沫,类型太多,不知道怎么回收。”

    有些时候,一个原本结实的纸箱在经过暴力分拣之后,它的实用性也会下降,导致回收的可能性下降。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国内的大型连锁快递公司大多尚未开展相关业务,“回收难”问题长期存在,循环利用不易实现。

    除此之外,纸箱回收还与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体系、胶带材质等息息相关。

    “传统纸箱在中国的回收率不到20%,因为透明胶带的滥用导致纸箱与胶带很难分离。反观欧美国家,纸箱利用率在90%以上,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垃圾分类做得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是环保可降解胶带。”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一撕得”)创始人邢凯说。

    “日本大多数使用塑料周转箱进行快件的周转或终端投递,快递在运送到目的地之后,可收回多次使用,而中国的包装大多数为一次性耗材,除纸箱外,重复再利用可能性较小。”沈萌说。

    生鲜电商和外卖因为其特殊性,是生产快递垃圾的重头。一位生鲜包装从业者则认为,“纸箱回收”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是纸箱回收在运输途中容易损毁或破坏,收回来要想再次使用需要企业再加工处理,执行起来困难,一般企业回收回来还是将纸箱用于社会大回收体系;此外是纸箱的安全卫生问题,毕竟不知道这个纸箱上次装过什么东西。

    全面“绿”化迎接大考

    急剧增长的快递包装,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保问题。如何处理这些快递垃圾,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就在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根据目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3月,国家邮政局制定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对快递包装选用、包装操作标准进行了规范,快递物流企业更加重视绿色快递建设。整个快递行业开始了迎战这一“大考”的进程。

    据悉,多家快递企业目前已经推出可循环快递箱、共享循环箱等举措,虽初见成效,但对快递垃圾的治理依然影响甚微。

    究其原因,快递100 CEO雷中南告诉认为,快递垃圾问题不能只看快递物流企业,而应该结合包装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及商家“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做到快递包装的优化升级、减量和回收再利用。比如快递包装供应商应发挥创造力,生产可循环、更环保的包装材料;占据快递业务量最大的电商平台及商家,应在保障商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二次包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段华波也认为,快递包装的环保不能只盯着快递公司,电商也要加入“绿色行列”。

    “据了解,快递绝大部分是来自电商件(超过80%),这类快递的包装材料一般由电商自行提供,快递企业仅提供寄递服务(运单)。而目前缺乏对电商销售商品的绿色包装要求,因此也限制了绿色包装的推广使用。此外,以‘包邮’或非常低廉的寄递成本作为电商货物营销策略,也使得电商更倾向于选择一次性且低成本的包装材料。”段华波表示。

    缺少产业架构的重置和产业链的深层转换,仍将是制约快递业在碳减排问题上“应试大考”的重要因素。

    公开报道显示,在快递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利润基本是每件以“分”定天下,使用高降解率包装袋每件将增加0.1—0.5元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无疑会增加推广使用的竞争风险。

    由此,在绿色快递的成本压力之下,就需要整个快递产业链及政策环境的协同发力,进行根本性的产业转换。

    综合治理解决“包装内卷”

    “快递包装应在完成其保护商品安全完好的基础上,尽量优化包装工艺。首先从包装生产者方面,就需要从包装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出发来设计包装,去繁求简,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圆通速递一位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受成本影响,绿色包装在快递企业推广有难度。快递业面临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率低的难题,很难有足够资金投入到生态环保领域。由快递企业自行搭建和运营回收网络也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绿色包装的大规模推广存在阻力。

    在雷中南看来,“快递产业转换要迈过几道坎儿,首先是梳理产业链的上下游,快递环保溯源到电商平台这个责任主体,进而溯源到生产厂家、运营商家。电商平台应该建立一个‘绿色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把控。其次是政策支持,目前包装复用、回收等路径是中断的,而打通路径则意味着成本增加,这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政策性补贴,来促进产业转换,让环保包材企业具备造血能力,进入良性循环,最终改变目前的‘快递包装内卷’。”

    专家及业内人士也纷纷建议,要多措并举加强综合治理,比如,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快递包装材料,倡导可回收包装;遏制快递“过度包装”,细化相关规定要求、增强执行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快递垃圾回收,等等。

    辽宁社会科学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毕德利认为,减少快递行业包装垃圾,需要快递企业树立环保节能的理念,加强创新,使用可降解可循环的包装物代替传统快递包装箱、袋等。

    沈萌的观点是,对于生产、使用包装物的企业,在绿色产品研发及初期投入使用阶段,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如全降解的快递袋,国外很多国家会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或补助。另外,政府还应该引导企业从一次性耗材转向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物流装备类产品。

    物流界人士呼吁,快递垃圾如果造成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会非常高,与其把经费用于事后治理,不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强环保包装材料的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鼓励快递企业更多地应用可回收材料,并探索快递装配、运送、回收、再利用一体化机制。同时,对于消费者,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并鼓励电商采取快递包装换积分、换优惠等形式,提升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率。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