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智慧物流”的理想蓝图

    海洋经济正向海陆经济延伸发展,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将迈入新阶段。

    6月23日,“‘十四五’时期智慧物流的发展机遇座谈会暨流动中国·新时代物流强音庆祝建党百年公益宣传活动”在汉收官。

    人民政协报社与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联合中国水运报社共同邀请关心关注物流发展的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事业代表,围绕“‘十四五’时期智慧物流的发展机遇”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共同展望了智慧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机遇。

    抓住智慧化、数字化关键趋势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在‘十四五’期间,智慧化、数字化成现代物流建设的关键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说。

    在水运物流中,智慧物流建设已颇具成果。“我们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智慧港口的技术研究,综合集成运用先进技术和港口业务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码头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及采购部总经理王敏介绍,目前传统的码头自动化升级、港口无人集卡研发、网络安防和船舶辅助靠离泊等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已通过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的“黑科技”成功攻克。

    2014年4月,中远海运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全球第四代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码头,在码头的工艺方案、水平运输装备与智能决策调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开创性成果;由中远海运建设的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于2018年12月10日正式建成投产,成为首个中国自动化码头技术方案海外输出案例。此外,一站式智慧物流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航运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为船舶航行提供分舱管理、船员识别、预警等多样化的衍生服务,还能为物流枢纽建设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当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6—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我国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大循环、双循环怎么做?就靠物流来循环,智慧物流在今后一段时期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说。

    着力基础设施建设 打好“地基”

    随着5G、大数据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在此前以传统基建项目为主的交通领域,“新基建”的作为正在日渐凸显。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以无人物流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得到大量应用。近段时间,多个部委频吹政策暖风,加速推进“新基建”,支持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堆存、无人配送应用基础设施,为智慧物流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投资风口。

    座谈交流中,专家表示,随着“新基建”的深入推进,由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的智能物流系统功能将更强大,各类智能物流设施和设备将进入更多应用场景。

    “北斗物流平台是我们跟长江通信管理局合作研发的一款基于北斗定位的物流追踪平台,这个平台会内嵌在所有北斗+AIS的传载设备当中,通过这个终端的采集,我们将实时知道物流的准确信息以及到港时间,这些实时信息会反馈在手机端和移动端上,这个移动端可以方便传输和货主企业对他们物流进行实时的监控。”禹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乔嘉介绍。

    “要建一个全国性的智慧物流管理平台,至少是供需的无缝对接,什么地方有货要运到什么地方,用什么工具来接,这个智慧平台一定要实现。”顾明强调,“现在各个专业口的货运网很多,水运网、公路网、铁路网在互联互通这一块做得还不太够,要实现多网互联,光企业主导还不行,各地政府和各类协会也要一起参与进来。”

    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物流行业转型影响巨大,少人化和无人化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基建”的核心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对于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催化作用。

    “5G商用是一个全新契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智慧化转型升级,以全面感知、自动装卸和行业协同目标,拓展港口物流链、产业链、价值链,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商业环境的优化和一流港口的建设。”王敏表示。

    “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的地基,在《‘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专项》中,明确提出要使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韧性化。”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在过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中,在全生命周期的基础设施和运输便捷方面考虑得并不周全,必须要保证基础设施安全、寿命、好用,才能使人和货物流动起来、流动地更好。”

    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新基建”已经成为新时期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使基础设施“智慧化”起来是关键节点。

    加快多式联运“提质降本增效”

    根据交通运输部资料,2020年,前三批7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约480万标箱。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87万标箱,同比增长29.6%。目前国内多式联运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进一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强化多式联运系统建设,推动多式联运运行水平的提升,依旧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和物流领域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的公路运输一直占据了交通运输的3/4,这两年铁路的货运量一路走下坡,和发达国家来做一个比较可以看出,在中长途距离上,也就是美国的1千英里以上铁路运输占比到了一半以上,和我们国家有非常大的区别。”李彦林介绍,“我们的管道运输占比非常低,美国的管道运输非常发达,危险品运输、液体运输本该走管道的,在我们国内却大量依靠公路运输,给整个社会安全带来了很大风险。”

    发展水平较低,协同衔接不顺畅、市场环境不完善、法规标准不适应、先进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影响着多式联运的发展。“为什么多式联运难,难就难在多部门。规划统筹难、信息数据连通难,管理规则协同难,龙头企业成长难,支持政策落地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物流所总工程师魏永存说。

    不过,近年来,从政府到企业,从沿海到内陆,从航运到铁路,从硬件到软件,正在逐步打破物流和运输领域多年来的僵局。在众多政策利好、示范工程和技术创新合力作用下,多式联运正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座谈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在听取中远海运的自动化码头建设成果后提出,“除了码头本身的智慧化建设外,还可以发展网络化的联通,逐步从网络化的码头走向融合化或者生态化的码头,能进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进一步推进要素流通、业务协同和标准衔接。推进多式联运建设,码头要起到示范作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以及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化发展战略,都将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度和网络化程度的全面提升。专家们认为,运输通道与物流通道互联互通、以协同带创新的发展模式将为多式联运要素快速集聚提供便利,物流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开始出现,“点轴式”的跨区域多式联运网络初具形态。

    紧扣“绿色底板”建设生态交通

    “全球交通碳排放已占到四分之一,汽车也就是重型卡车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从我们国家来看,现在交通行业碳排放占比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10,公路运输占了75%,是我们国家下一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李彦林在座谈会上透露。

    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交通建设,任务急、压力大,发展多式联运,建设智慧物流,推进运输结构转型是出路。

    “美国为什么绿色高效,体现在双层集装箱运输成为普遍业态,而国内是没有的,因为国内受到方方面面条件制约,一个列列车可以拉300个双层集装箱,代替280辆卡车,运输效率很高,和单层相比效率运输成本可以节省15%到30%,减排就更不用讲了。”李彦林在介绍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时表示,“发展多式联运,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欧美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多式联运既能降低运费,还可以减少公路交通堵塞的碳排放。根据美国公开的数据,如果把公路的长途货运转移25%到铁路,每年会节约12亿加仑的燃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10万吨。

    国务院在2018年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公转铁、公转水,铁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里比重逐年下滑的趋势将得以改善,到2020年,和2017年相比,铁路货运量力争净增7.8亿,沿海港口的公路运输量比2017年减少3.7亿吨。

    “智慧物流建设对于交通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还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智慧是必由之路,智慧物流能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建设智慧物流要一直在路上。”顾明说。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