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加快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加快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引领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和高含碳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重点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绿色低碳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不断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控制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偏向上游的高耗能工业部门的产能和产量,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大力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零碳技术,降低设备能耗,提升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率,推动各类工业制造的绿色节能改造和低碳转型。在建筑领域,尽快大规模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近零排放建筑标准,对零碳建筑提供更大力度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加快能源供给侧改革,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尤其是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大幅降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提高清洁、零碳或低碳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核电的比例,加快电力部门脱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宣布停止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继续保持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大规模进行充电桩等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和部署,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低碳转型。在建筑、制造和生活消费领域加大节能力度,着力提高利用效能。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所谓绿色低碳技术,是指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生产率、低排放或零排放、低成本或高竞争力特点的新技术。抓紧部署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核电等相关材料技术、氢燃料技术、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等领域 的研发突破和商业推广,提高转化效率。着手布局和推进关键零碳和负碳技术发展,重点关注发电、工业、交通等相关领域零碳和负碳技术的创新发展,争取从产业链和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推动并加速碳捕捉封存等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减少碳释放。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用能主体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国家整体的能效水平。

    推动并加速碳汇规模化建设,增强碳吸收能力,为碳中和提供能力支撑。积极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构建更有激励性的生态资产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机制和交易机制。制定碳汇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碳汇的建设,提高国土绿化率和质量,提升区域储碳量与增汇能力。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中央应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委拿出落实碳中和目标的规划和实施路线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制定零碳发展规划,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尽可能将具体目标纳入相关地区和行业的“十四五”规划。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用碳中和理念来规划设计城乡建设和运营。培育和发展碳市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让碳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刚性约束,将有限的碳资源向高效率部门和地区配置。从电力、钢铁、建材等高排放行业起步,逐步向全行业推开,在此基础上完善碳交易制度和碳金融制度,形成正向的碳排放激励机制。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倡导气候变化应对的全球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可通过贸易全球化实现不同国家之间在节能减排、低碳、零碳以及负碳等相关技术上的互补,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治理。(文/张扬)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