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下的文化产业融合与创新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一个经济、文化更加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正在到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有别于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涵纳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两种不同的制度与文化,兼容了多元文化价值。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指导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策划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加强港澳青年文化认同,牢牢把握文化话语权、信息权,向世界集中展示大湾区文化能量场。

    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自古以来,“湾区”具有临海而形成的天然开放性,国际一流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在新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抓手。近两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的热度持续上升,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引起了各方面的更大关注。

    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协议描绘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提出粤港澳三地将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灵魂,而伴随着湾区发展成长应运而生的湾区文化,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重要软实力。粤港澳三地山水相连、同宗同源,是中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先行者,其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文化和创意的聚集地,区域内青年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力提供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访问香港时,多次提到青年的重要性,表明了他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同时提出要“带头关心青年,使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在一些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较高、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的地区,青年群体容易萌生关于上升空间、生活成本、住房问题等焦虑。在港澳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历史、政治等诸多原因,青年群体的普遍焦虑情况更为凸显。

    青年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使命,以流行文化作为切口,把握这个时代最强烈的脉动,团结有相同梦想的年轻人群。

    占领文化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正逐步发酵,城市与城市间文化产业协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保持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优势、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沟通,是目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经过前几年的铺垫,文化产业在力量上有了新的积累,在模式上有了新的探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文化产业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增速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以流行文化为切入口、以增进粤港澳三地青年文化融合发展为目的、以促进多元共赢为目标、以增强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为使命,聚焦且服务大湾区青年人群,占领流行文化高地,很有必要。

    具体来看,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将以流行文化为重点,构建流行文化研究、交流、创作生产、展示及交易四大平台,进一步整合和繁荣区域内影视、出版、新媒体、创意产业等业态,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为主体人群,推动粤港澳青年参与流行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大湾区流行文化建设和流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湾区的支柱产业,增进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内容为王

    毫无疑问,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创新发展是这一重大战略命题的要素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奇迹式腾飞”,则又极有可能成为这一核心命题要素中的发展亮点。

    12月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发布暨第三届粤港澳台微影视周启动仪式上,来自香港、台湾及内地知名影视人共聚一堂,针对当前微影视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开了讨论,共同探讨大湾区流行文化应当打造什么样的优质核心内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认为,2016年以来,微影视产业进入了3.0版,出现了网络大电影、网络电视剧、网络综艺、网络短视频等多种丰富形态。据他透露,2017年新上映的网络剧有206部,播放量为833亿次,在总播放里占到了42%,较上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杨明品指出,随着短视频逐渐成为风口,并且在不久的未来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发展,从各大平台的播放数据来看,付费收看将是网络剧未来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在经历了前期井喷式的“野蛮生长”后,微影视由于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没有相应标准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在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网络电影制片人邹通看来,上线过于集中、资源匮乏、片量过大、用户基数稳定、收益渐衰、题材类型集中、跟风现象严重是微影视目前存在的挑战。

    “2016年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推移,最终得到的答案是走内容的精品化路线,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代表网络电影和网络综艺,所有的网生内容都是这样的问题。”邹通说道。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表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就是把基金、联盟、智库、会展、园区这五位一体的模式做出来,真正做到文化和产业相融合。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