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随着生鲜农产品、医药等冷链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升温。数据显示,未来三到五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在政策与市场环境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冷链物流究竟该如何站稳新风口?
8月23-24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主办,福田戴姆勒汽车承办,主题为“降本增效 我是冠军”的福田戴姆勒杯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上海站成功举办。
同期,以“冷链产业 数见未来”为主题的冷链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合作论坛,也激情开聊。来自政府及行业的专家代表、重点冷链物流企业代表等众多行业大咖齐聚上海,共解冷链行业发展之困,共拓冷链产业发展新路径。
论坛上,福田戴姆勒汽车、福田欧马可、冷王、青岛中集、G7还共同发布了“智慧冷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从产品与整车一体化两个维度,以更专业的冷链运输装备携手打造全流程冷链运输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冷链配送高效运营,助力冷链运输“全链化”。
以下为本次论坛嘉宾的精彩分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
?冷链运输市场恐被外来者抢走
近来备受关注的疫苗事件,一定程度上和冷链运输行业有关,虽未将事件定义为物流环节的问题,但可以从中看出,未来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的运输,都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这是冷链运输的大环境。
另外,眼下国家非常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上半年国家不仅召开了关于降本增效的座谈会,如今国务院又派出31个工作组分布各省进行调研,据我所知,在山东的调研就针对的是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同时,上半年还有一个重点,即国家在推动供应链的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要向供应链转型,这是政策导向。
而从行业角度看,上海是冷链运输的先锋,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就是从上海起步的。目前上海地区的新零售发展很快,有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还有此前与零售不相关的如美团、苏宁等企业的加入。而且新的社区店增长也非常快,资本密切关注这一领域,上半年和社区终端相关的项目几乎都融到了资金。
新零售的兴起意味着未来物流生态场景的重构,但我们清晰地看到,很多物流企业还没准备好迎接这种变化。今年上半年,除了阿里、京东、苏宁、顺丰、百胜在持续发力冷链物流,还可以看到很多以前非冷链运输行业的外来者也在跃跃欲试。
这需要我们反思,新零售、新餐饮的出现,背后是整个物流运作模式的变化,冷链物流要适应这些行业的新特点,如订单碎片化,如果赶不上变化,可能外来者就要把这块市场拿走了。
?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富贵:
?冷链物流行业将迎来四大机遇
我判断未来国内物流行业的机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
1、生鲜电商迅速成长,需要配套增加冷链服务。生鲜电商的高增长背后是对冷链物流的极度依赖,同时也为冷链的发展提供了较大机遇。
2、冷冻速食消费增加,提高冷链服务需求。目前年轻一代对速冻食品的态度有所改变,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速冻食品的消费量持续增长。
3、医药冷链。伴随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统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医药冷链现有的运输操作流程将简化,运营效率提高,医药冷链的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4、新零售模式驱动冷链发展。面对新零售、新需求,冷链行业发展需要有平台和数据来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客户、客户的客户和物流企业的多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优化。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冷链事业部总经理王帅一:
?全程透明化冷链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至今,仍有很多需要提升之处。举个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案例,当时一种非常昂贵的菌菇需要运输,我们对运输环境内的湿度、温度和位置等都做了周密监测,但菌菇运到目的地后却全部不能食用了。
我们当时刚做这种生意没有经验,后来发现是货箱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符合要求。后来技术团队在原来的监测系统上加入了对二氧化碳含量的监测,通过这个惨痛的教训,我们也得到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冷链运输需要更专业的全程跟踪管理体系。
韩国 Cold Chain 运营中就有通过实时管理温、湿度技术,对配送中的产品实时温度、湿度、破损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发生异常状况时即刻通知管理者,最小化危险的技术,实现简单便捷管理。
全程透明化的冷链物流,意味着高效、准时、安全的送达,这就需要技术手段的强力支撑,如果有完善的质量追踪体系做保障,很多问题就都可以避免和解决了。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