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大龙虾、比利时的巧克力、马来西亚的榴莲、俄罗斯的鱼子酱……如今,这些来自全球的美食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运往中国,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这些变化得益于建设日趋成熟的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
目前,马云打造的阿里巴巴菜鸟“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工程正在快速推进,8月21日,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再次迎来重磅合作伙伴,新加坡航空宣布将与菜鸟展开战略合作,为菜鸟提供更多的舱位运力,意味着全球各地的商品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到达。
从2016年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军,自此,智慧物流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智慧物流层面,我国各企业正通过推广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开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装卸、智慧搬运、智慧包装等,从而培育一批信息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
国务院部署推进,智慧物流产业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企业与其客户力争实现的目标。
而智慧物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资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能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016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军。特别是电商物流的迅猛发展,不断刷新物流业的历史纪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物流难题,催生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智慧物流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当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6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智慧物流掀起新变革,众企业争相发展智慧物流
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趋于成熟,物流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仓储到运输再到配送,每一个环节都在智能化。物流公司早已行动,比如智慧物流的一个最基础部分——包裹体积自动检测,是物流服务的刚性需求,它将大大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解决物流包裹的快速计费、快速合理分拣布局及装车配送的利用率,还能降低包装盒等材料成本。
2017年“双11”期间就有不少物流公司在仓库引入了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采取智能分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分拣员的劳动强度。在配送环节,无人机等无人配送体系也被提上日程,顺丰快递等公司在无人机配送上进行了大手笔投入,还制定了明确的运用时间表。
技术驱动的电商巨头对于智慧物流更是兴致勃勃,纷纷将智慧物流上升到战略层面。2017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53亿元增持菜鸟网络,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并且计划在未来5年内进一步投入1000亿元,推进智能仓库、智能配送、全球超级物流枢纽等核心领域建设。京东物流也宣布把智能化提高到战略高度,继无人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常态化运营后,京东物流的无人轻型货车、无人配送站点也将开始运营。苏宁在2016年就成立了物流实验室,主要围绕精益生产和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如仓库自动作业技术、绿色包装技术、智能拣选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园区智能巡检、3D视觉传感技术等。
智慧物流每一个环节,都会被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掀起变革,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行业都将受益,每一个领域都有望诞生独角兽公司,这一切都得益于传感器硬件、芯片和算法技术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一年的3D传感技术,将成为智慧物流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
智慧物流成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前景广阔
近年来,智慧物流成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节省更多的成本。
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资流快速、高效、顺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智慧物流也从理念走向了实际应用。基于智慧物流理念而建设的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最流行的“云计算”技术融入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中,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能。马云全力打造“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工程,也正是看中了智慧物流的广阔发展前景。中国石化等大型央企也积极在物供系统推动智慧仓储、智慧包装、智慧配送等工作,提高物供系统智能化水平,促进提质增效降本。从国家政策面来看,在国家强力推动中国制造及“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物流将迎来爆发机遇。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