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人夏西霞将刚刚采摘的乳瓜装上无人机。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当前世界物流无人机产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呈现出美国全面领先、欧洲积极跟随、中国从追赶转向领跑的格局。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运行。未来,无人机服务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发展方向将是构建起“干线—支线—末端”三级智能物流体系。随之,全球各国对无人机技术标准的争夺已经开始——
在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指导下,京东X事业部和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全球首个《世界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物流无人机产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呈现出美国全面领先、欧洲积极跟随、中国从追赶转向领跑的格局,包括亚马逊、UPS、谷歌、京东等企业均对物流无人机应用作出了大胆尝试。
“市场迅速爆发使各国政府加速推进无人机行业监管。”京东X事业部无人机产业中心总经理刘艳光表示,随着“干线—支线—末端”三级智能物流体系成为物流无人机的主流布局方向,未来3年内,“末端级”物流无人机将加速产业化,“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则成全球竞争焦点。
各国纷纷“试飞”布局
与传统的汽车、电动车配送相比,物流无人机有许多优势。刘艳光介绍,物流无人机可以大幅提高配送效率,打破道路条件限制。由于无人机航线距离相对最近,能有效解决偏远农村及交通不便地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无人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日趋完善,随着大规模应用,将节省更多时间、人力、能源及仓储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助推物流业转型升级。
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在积极布局物流无人机,美国是其中领先者。亚马逊早在2013年就公布了无人机计划;UPS同年测试了“无人机送货+无人仓”;谷歌2014年在澳大利亚实现了首次无人机配送,2016年建成了测试投递系统和空中管理平台。
欧洲也在积极布局。德国邮政2013年首测物流无人机,2016年将“无人机+快递柜”整合;法国邮政2014年首测物流无人机,2016年底实现自主飞行运送;芬兰邮政、西班牙邮政等也都在2015年开展了无人机投递试验。
此外,非洲Zipline公司2016年在卢旺达启动了医疗用品应急无人机配送,2017年又将服务拓展至坦桑尼亚。2017年,日本邮政测试了无人机运送邮件,韩国邮政也完成了首例无人机配送。
在物流无人机领域,中国正从追赶走向领跑。京东2015年启动了无人机项目,2017年末端无人机实现常态化运行;中国邮政在2016年完成了无人机首次配送;顺丰速运在2017年底完成大型无人机首测试飞;中通在2017年完成首次试飞。
“2016年,京东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运行。”刘艳光介绍,京东已在陕西、江苏、海南、青海等多个省份建立了上百条航线,覆盖了数百个偏远山村,飞行总里程超过8万公里。
构建三级智能物流体系
物流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构建起干线级、支线级和末端级三级智能物流体系。其中,干线级跨省跨区域,要构建点对点的直运航空物流网络,载重一般在50吨至60吨,飞行半径为1500公里;支线级是省内城市间,载重在2吨以内,飞行半径为800公里;末端级则是解决偏远农村及交通不便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载重在50公斤以内,飞行半径为10公里至50公里。
“目前,全球物流无人机研发应用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大量资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基于实际场景开展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孵化是整个行业实现跨越的必由之路。”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吕人力说。
刘艳光介绍,在产业实践方面,自去年“6·18”购物节以来,京东在陕西等地开展了无人机常态化配送,积累了大量运营经验,并在边防哨所、应急救灾等场景开展立体试验,为无人机运营场景的持续开拓和更大规模应用作出了探索。今年“6·18”期间,京东“京鸿”大型原生货运无人机在陕西完成总装下线,超重型无人机研发同时立项。
据了解,物流无人机拥有复杂的零部件和系统模块,包括电池、电机、电调、机体结构件、系统、主控芯片、云台、陀螺仪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由专业厂商研发制造。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方玺认为,未来物流无人机产业实现规模效应后,从技术标准到运营体系都将达到开放的“无界”状态,从国内向国际延伸,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目前,全球物流无人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上中游,下游市场有待开发。在我国,由于无人机整机制造门槛降低,入局者不断增多。京东、顺丰、中国邮政、智航、菜鸟、苏宁等电商、物流企业及专业无人机制造企业纷纷加入,共同争夺巨大市场。
作为无人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无人机服务市场发展前景看好。随着无人机总量和用户群体不断增加,相关的服务市场正在壮大,保险、培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服务逐步落地。
技术标准之争已经开始
随着物流无人机向支线、干线级逐步发展,无人机产业创新需要动力、导航、控制、通信等多种系统的技术标准从差异走向统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舒振杰指出,目前全球各国对无人机技术标准的争夺已经开始,包括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了明确的标准提案。中国物流无人机也需要在研发和运营上加速建立统一的标准。
据了解,美国无人机宏观指导性政策及措施频出,无人机大规模商业化,全面融入国家空域进程将大大加速;欧盟将无人机安全融入欧洲空域,启动了“无人机空域蓝图U-space”项目,欧洲各国纷纷进一步完善对无人机的监管以及规划;亚洲多国政府也出台鼓励政策,从国家层面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
中国也从国家层面全面推进无人机标准体系建设。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提出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框架;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无人机围栏》和《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使我国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出台此类行业标准的国家。
“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离不开监管政策的放开与支持。”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副总干事助理米燕军表示,我国已经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无人机监管体系,相关企业也正在配合民航管理部门积极探索监管体系的运营。目前,我国针对无人机的监管共分为无人机系统、无人机驾驶员管理、无人机运行空域3个方面,未来更加明确的管理条例出台后,必将对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