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进博会 “明星”产品漂洋过海而来 国际物流迎“风口”

    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扩大进口举措促进全球贸易及格局变化的同时,也将给国际物流及供应链建设带来重大机遇。作为重要战略支撑,一些物流巨头已着手全球供应链网络布局。

    物流为媒全球享中国扩大进口红利

    来自芬兰的生物概念车、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公司AW189直升机、进博会最大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新西兰牛奶……据报道,进博会已吸引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00家,此番首次进入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让消费者和企业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全球的高品质产品。

    图片2.png

    9月11日,一辆来自芬兰的生物概念车在上海海关快速通关,成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票通关展品。新华社发

    京东大数据显示,进口消费品中珠宝首饰、生鲜、宠物生活、数码类、个人护理类等增速明显,高品质和高科技的进口商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大量外国参展商希望抓住中国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在中国市场“更进一步”。

    “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体现出包容性,在市场开放过程中,使全球主要国家和市场都能分享到中国消费升级和消费市场扩张的好处,这对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和话语权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说。

    巨大的贸易体量需要同等格局的物流基础作为支撑,从而使贸易无阻流动、资源效率不断提升。据报道,进口博览会的服务贸易展区,将有美国联邦快递FedEx Express、美国UPS、C.H. Robinson、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俄罗斯远东海洋运输集团等国际物流界“大咖”亮相,物流企业参展面积预计超过15000平方米,向公众全面展示支持进口贸易的各项物流解决方案和技术。

    作为进口博览会期间物流行业重要的配套会议,“2018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将于11月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论坛以“物流改变世界”为主题,重点围绕国际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国家间交通运输与物流便利化的产业政策和趋势、中外城市物流、中欧班列运营等话题,邀请国际组织及各国政要、跨国企业高管、知名专家学者等,分享发展经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倪玮在该论坛的新闻说明会上表示,中国的物流业正向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势必带来中国乃至全球的贸易格局和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重大变化。

    发挥平台经济作用在国际供应链中争取“话语权”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左小蕾、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等人表示,电商平台在促进进口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B2C的跨境电商模式直接触达个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所以反应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精准。尤其是像京东这样大型电商平台的品牌效应,对于保证安全、正品的商品,促进进口消费格外重要。

    业内人士表示,平台经济,将在进口扩大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王青表示,企业的消费者或者客户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形成类似“黑洞”效应,不投入成本也会把周围消费者资源和客户吸进来。国内一些大的平台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会发挥“黑洞”效应,将国际重要的资源供给和需求吸纳到自己的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去整合消费资源。

    中国扩大进口趋势下,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供应链形态至关重要,它既服务于产业又重构产业,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供应链价值重组的机遇。

    图片1.png

    一些具有全球视野、前瞻性的企业已着手进行能力和网络布局,在国际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并以此为愿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生产、设计、物流等全链条的优化,依靠技术和模式创新贯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帮助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

    据介绍,京东物流通过智能供应链,解决国外品牌解决进入中国市场的库容、稳定供货、成本效率等问题,帮助欧德堡等企业登上该进口品类销售第一的“宝座”;与国外企业开展跨境业务合作,帮助日本电商巨头Rakuten等的商品统一清关、存储、调拨、分拣,高效地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联合全球物流企业共建世界级智能物流系统,与法孚等企业进行合作,全面提升物流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有力地支撑物流业务的高速发展。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