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双11过后上亿份快递包装都去哪了?相关人士建议建立循环回收体系

    “双十一”后的这几天,不少“剁手族”已经享受到了疯狂拆快递的喜悦,但堆积如“小山”般的快递背​后,却是更多数量的纸盒、塑料包装。

    双11后上亿快递包装去哪了?相关人士:应建立循环回收体系_物流_电商报

    拆完快递你怎么处理快递垃圾?可有更绿色的方式减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日前,封面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50名“剁手族”,大多数人表示会直接扔掉。

    对此,资深环保志愿者王女士建议,交由回收点循环利用是目前国内最绿色便捷的处理方式,但未来还需建立起成熟的包装回收体系,从源头减少污染。

    讨论

    多数市民选择直接扔掉

    16日中午11点过,成都市青羊区某住宅区内人来人往,尽管是工作日的中午,但仍有不少人选择回家一趟,及时取走刚到的快递。

    快递是收到了,快递垃圾怎么处理?记者就此随机询问了该住宅区附近,共50名市民快递包装去向。

    市民张女士:直接扔掉

    这次“双十一”,张女士共网购了14件商品,每件平均都有两三层包装。“一套餐具,从泡沫到纸盒包了四五层。”张女士说,她一般是随手扔进小区垃圾桶,有时放在门口,也会被清洁阿姨直接收走。

    在记者的街访中,约有68%的市民与张女士一样,会将快递包装直接扔掉。

    市民朱先生:整理好卖废品

    跟张女士不同,成都市民朱先生选择将部分纸盒收好,卖给废品站。“女儿这次给全家网购,买了几十件东西,每个都有纸盒子。”他在家没事,就会把这些盒子收好,拿去卖掉,“不卖也是直接扔了,不如卖了。”

    跟朱先生一样,把快递包装收好再卖掉的市民也有不少。

    市民叶女士:给快递点循环用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市民选择把包装留给快递员,叶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我都直接在快递点拆快递,盒子就留给他们。”她说,这些盒子扔了也是浪费,说不定还污染环境,留给快递点,快递员把能用的东西留下继续用,也很方便。

    追踪

    大多被当废品收走 少数会被循环利用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仅11月11日一天,我国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在此基础上,一件普通的快递,根据商品种类的不同,会有塑料袋、封套、快递胶带、包装箱以及编织袋五大类包装。

    而不少电商或快递员为了安全起见,均选择“宁多勿少”的包装方式,平均每件包裹 “穿衣”2到3层,巨大数量的包装垃圾由此产生。

    “就纸盒而言,尽管有人愿意将外包装交给快递点再利用,但跟快递总数比,真正被再利用的还是少。”某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小区环卫工人汪先生则表示,即使是被直接扔掉的盒子,也只有少数会被压紧送到垃圾站集中处理,多数在送走前就会被人拣走卖废品,“原本每天固定来几次的废品收购者,这两天直接在小区门口不走了,每天成堆的纸盒子带走,也不知道具体去哪儿。”

    建议

    单纯回收意义不大 需建立完整包装回收体系

    对此,有着15年环保志愿者经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除了交由快递点循环利用,其他任何处理方式都会伴随一定的环境污染。

    “一般来说,快递垃圾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科技可降解材料,一种是不可降解的垃圾。”王女士说,可降解材料对环境危害小,但成本高,一般快递商家不会使用,另一种不可降解材料,不论是环境还是回收成本都较高,“在可降解材料还没有在国内普及的情况下,主要还是通过末端回收来减少不可降解材料带来的危害。

    “这方面,国内电商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如循环箱、社区回收台等,都是效果不错的尝试,也是目前比较推崇市民选择的方法。”她说,不过末端回收并不是长久之计,“想真正解决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一是普及可降解包装,二是建立起成熟的包装回收体系,并辅以奖罚并济手段,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回收手段。”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