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末端配送讲共配 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随着快递市场竞争的加剧,降本增效成为快递网点越来越重视的方面,末端整合就成为快递网点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即大家通常所说的共配。从理论上来说,末端共配应该具备降本增效的功能,由于实现了区域性多品牌快递包裹的共同派送,节省了人力同时也提高了派件的效率,对客户来说也提高了服务体验感。那么末端共配既然有这么多优势,是不是就应该大力倡导呢?双壹认为共配虽好,但须谨慎为之!

    共配的优势虽多,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面临以下困难:

    1、共配合作模式不够成熟

    目前快递末端共配主要以两种模式为主,一种是由不同品牌快递公司合并在一起组建一个大的快递公司。这种模式在共配领域运用的较多,普遍采用共派不共收的运营模式,从实际经营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多头管理的问题:几个快递公司合在一起,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快递公司合并在一起,实行股份制,而股份的分配并没有按照科学的分配方法,有的甚至就是几家快递公司平分股份,导致没有成熟的股份制公司运行机制。

    其次是决策机制问题:老板意见不能统一,同时也不能形成很好的决策机制,下面的管理者就会无所适从,管理效能低下,最终不能很好的形成聚合效益。

    第三是时效问题:由于各个品牌快递公司的时效要求不尽相同,早班件到件时间也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早班分拣效率低下,出仓时间较晚,签收时效要求也不尽相同,最终引起投诉罚款现象骤然增加,江西的某家共配公司合并后这种现象就非常突出,本来合并前没有多少罚款,合并后罚款突然大幅增加。所以时效问题也是末端共配公司着重要考虑的方面。

    另一种模式是成立第三方共配公司,各品牌快递公司只需按照一定的价格把派件交给第三方共配公司即可,收件还是由各品牌快递公司自行揽收。江苏沛县的某共配公司即为典型的第三方共配模式,目前该公司运行的情况良好。然而这样的模式很难复制,收派分离对快递公司来说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儿,老快递人都知道,有派才有收,派的好,收的才能更稳定。如果把派件交给第三方共配公司来完成,那散件和商务件市场势必会受到大面积冲击。所以第三方共配模式如果不能实现与各品牌快递公司的完美融合,最终将难以复制。

    还有一种模式是末端品牌快递公司的并购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比较少见,品牌快递公司总部也不允许末端同时收购几家快递公司。

    2、管理难度较大

    末端共配公司无论目前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管理难度都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上。通达系快递公司普遍采用的是承包加盟式管理体制,进行共配后还是否采用承包加盟形式来管理?人员配置,区域划分,薪酬体系,管理规章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提前筹划好,否则共配会陷入无序和混乱,最终导致不欢而散。双壹在具体走访过程中看到有些末端网点合并之后,员工人数多,管理混乱,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末端共配并不是一合就万事大吉了,其管理的难度会大幅增加,也需要老板慎重考虑。

    3、软件系统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末端共配公司没有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市面上存在的软件也比较多,比如熊猫快收、快宝驿站等,然而使用的情况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能做到对接所有快递公司的系统软件,有的共配公司还处在使用各自品牌快递公司的系统软件进行派件,签收等操作。系统软件的不完善也给末端共配公司带来一些额外的操作负担。

    4、品牌差异较大

    表面上看通达系快递公司都差不多,实则品牌快递公司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韵达和中通已经开始执行三派,而百世、申通目前还没有执行三派。各家快递企业总部对网点服务能力的要求不同,这对末端共配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否则合起来容易,分起来就难了。

    总的来说,快递的发展是需要进行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如果固步自封显然是要落伍的,然而创新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智慧。末端共配是很多网点已经在探索的创新模式,这个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末端网点周密筹划,精心准备,积极学习,认真执行方能有所成果。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