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618电商年中大促四大亮点:新市场 新产品 新场景 新物流

    自6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618电商行业年中大促正式拉开帷幕,各大电商活动已开启进入了“618时间”。伴随着阿里、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头部平台对今年“618”新玩法的启动,今年的618还吸引了唯品会、网易严选、蘑菇街等综合平台,云集、贝贝等社交电商平台,网易考拉、寺库、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参战。

    新市场:瞄准“下沉市场”谋求新增量

    今年的618,“下沉市场”将会成为电商巨头们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之一。例如,阿里方面将通过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卖等淘系11个营销平台,助推品牌商家加速下沉;5000家苏宁易购县镇店让好产品下沉到乡镇,30365+46项服务承诺下沉至超1000家县级服务站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巨头们选择“下沉市场”,一方面,可以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到“618”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新流量。

    新产品:拓展新品提高效应

    天猫称,今年将有80%的核心品牌在天猫618上发布新品,京东618期间发布新品的比例则为90%。苏宁则让旗下IP“苏格拉宁”携手三星、荣耀、雀巢、江小白、哈尔滨啤酒、农夫山泉等品牌发布IP联名款产品。

    曹磊认为,对于618和双11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两场电商大促盛会,电商行业里一直都存在着“年中促销重品质、年末促销重价格”的说法。相比年末双11偏重于通过价格来盘活存量,年中的618阿里、京东、苏宁都更注重通过扩展新品来拉新和推动GMV持续增长。

    新场景:消费场景融合拓展电商空间

    阿里巴巴称,今年天猫在“618”中是最大资源投入、最多品牌参与、最多规模让利的一次。“618”期间,京东PLUS会员与腾讯视频实现初步打通,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苏宁今年则致力于打破流量壁,突破单一线上场景的营销,以全场景+服务来构建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美好生活圈”。

    曹磊指出,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将是过去一年数字零售加速落地的验证,各家都在摩拳擦掌想要抢占先机和C位。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不断减少,消费不断升级,纯电商逐渐走向淘汰,而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打造成了电商们的新动向。所以今年各电商平台都将目光瞄准了线上线下商家的联动,各自主推的新零售和无界零售都将在今年618期间集中发力,并合力加速推动传统零售模式的转型。今年618,除了一系列促销外,强调更多的是消费场景融合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新物流:保驾护航618

    今年618,菜鸟网络宣布称,启动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天猫618,将用保障双11的力度保障618,与全球数千家物流伙伴一起投入20多万个快递站点、20多万辆物流车,数百万物流人员,并推出七种“新式武器”。京东物流将通过全球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转,物流服务和产品体系的创新升级以及网络优化、运力提升、社会化平台搭建等一系列运营保障措施,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全面的物流服务,为京东618年中大促提供关键支撑。

    曹磊认为,在价格越来越透明的当下,物流仓储配送就成为了比拼的重要核心,比拼的就是售前、售中、售后的综合服务机制,谁能让消费者放心购物,谁就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物流是电商业务战争的延续战场,也是零售业升级的基础设施竞争。未来电商的竞争,不只是平台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的供应链之争,而是在新技术、新物流的驱动下,供应链生态的竞争。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