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双11” 快递业出台新规

    随着“双11”网购促销的开启,今年年底的物流高峰即将到来。前不久,国家邮政局制定《2019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以实现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而一些快递公司在旺季期间临时涨价,也引发消费者热议。今年“双11”期间,快递业有何动态,巨大的工作量之下快递员的权益怎样被保障,各项新政又该如何具体落实?就此本报进行了采访。

    有望平稳渡旺季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长为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1949年,中国邮政业务总量仅1.6亿元,到2018年,邮政业务总量已经达到了12345亿元。2019年1至8月,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83.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621.8亿元,同比增长24.4%。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量有望突破600亿件。

    为迎接“双11”快递业的旺季峰值,《2019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均衡发货措施,发件量排名靠前的广东、江苏、上海等地要做好压力疏解以及电商企业的驻场合作,控制揽收节奏,同时关注末端网点和农村地区服务能力,确保旺季期间行业平稳运行。

    “预计今年‘双11’快递运输业务将平稳渡过旺季。”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仲昇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使得快递业在机制、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准备更为充分。新技术的投入,如使用大数据技术预测销售区域和数量,能提前进行库存布局;云仓平台的出现,可以实现库存的就近调拨和快速出库。基于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将减少快递旺季中的物流缓慢、拥堵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调整价格应合理

    今年“双11”到来前,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等公司宣布,为确保旺季期间快递服务安全、平稳,应对旺季场地、运输、用工等费用的上涨,将从11月11日起调整快递费用。

    消息一出,不少消费者担心包邮的商品也要随之涨价;也有网友认为快递企业旺季压力大,临时涨价可以理解。网友“单单一一”则希望“双11”期间快递公司不能光涨价,服务也要跟上。

    对快递公司临时涨价的行为,监管部门及时做出反应。11月6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快递行业涉嫌垄断行为告诫会,通报了部分快递行业企业存在的协同涨价、限定交易等涉嫌垄断的违法行为,并就《反垄断法》进行了条款性普及,围绕规范经营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针对快递价格制定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指出,企业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但也要守规矩。自主定价在遵守法律规则的同时,也要尊重市场竞争的规律。如所有快递公司集体上调针对市场端的收件最低定价,就涉嫌垄断。

    邱宝昌强调,要让电商、快递健康发展,第一,不能随便加价,即便加价也得公平合理;第二,各方都应该支持快递业发展,快递业要和电商平台同步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加强快递员权益保障

    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但既要保障从业者的权益,又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还需不断探索才能紧跟时代变化。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涂淑丽认为,目前在快递行业,末端派送效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到位。“有的快递企业对快递员每天的发件量有要求,一天的量必须达到多少。”涂淑丽认为这种管理思维并不可取,既要强调效率和收益,又要保证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如果单纯靠给快递员增加压力,很难解决问题。同时,因为无人机送货、无人送货车等智能技术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大规模使用。“所以快递企业之间依然要靠人才竞争。在这一前提下,切实保障一线员工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基本权益就十分重要。否则以后的快递和物流人员将会稀缺,人才也无法留住,对整个行业的未来良性发展是不利的。”涂淑丽说。

    日前,国家邮政局机关党委向邮政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各快递企业总部发出关于在“双11”期间加强快递员权益保障和关心关爱工作的11条重点提示。11条包括:保障快递员休息权等劳动权益,引导企业均衡寄递承载能力、快递员工作负荷率,保证快递员劳动保障落实到位、工作量不严重超负荷;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纠正“以罚代管”“层层罚款”等简单粗暴方式,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奖惩机制,增加正向激励、补贴与慰问物资等。

    仲昇认为,明确快递业“双11”服务保障的目标、机制和重点环节,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去执行,同时一个健全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提升快递小哥的工作积极性,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件好事。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