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和举措以空前力度推动多式联运快速发展。未来三年中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将大幅攀升
多式联运:货运量将大幅攀升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但是对中国多式联运的影响不大。经济形势发展影响需求,但供给侧需要主动而为,所以说集装箱货运量的增长与供给侧改革息息相关,与国际经济形势间接相关。近年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和举措以空前力度推动多式联运快速发展。
市场具有增长空间
继三年快速增长后,多式联运市场仍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见图),海铁联运、国际铁路联运预计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
随着“运贸一体化”和“仓贸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多式联运服务延展更广,多式联运在存量市场基础上,带动增量需求的效应也将开始显现。
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2020年多式联运货运量将超过30亿吨,运量规模占全社会货运量的6%左右。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多式联运市场规模可达3000亿~ 4000亿元。
随着“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环保等政策引导,大宗物资“散改集”和“适箱适铁”货物将进一步由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2019年,按照铁路实现增量2.5亿吨任务目标,中国铁路总公司分线、分区域、分品类细化完善运输组织方案,多式联运保增量2000万吨。
港口铁水联运改善
近年来,港口与铁路衔接情况已获得逐步改善,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沿海港口疏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系统即将建成,铁路与内河其他主要港口的连接线建设节奏逐步加快。
《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铁水联运货运量450万TEU,同比增长29.4%,占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8%。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为27.8%,超过《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相关政策中集装箱铁水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但是,港口铁水联运场站能力利用率普遍不高,均未达到80%的相对饱和状态。
从单个港口铁水联运货运量来看,2018年,青岛港达到115.4万TEU,成为中国铁水联运首个超100万TEU的港口;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天津港增速超过40%;厦门港完成3.16万TEU,同比增长33.43%;北部湾港完成5.49万TEU。
港口铁水联运占比方面,2018年,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货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约4%,较2017年增加0.7个百分点。营口港铁水联运集装箱货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达13%,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突破三大发展短板
现阶段困扰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要短板有哪些? 12月3日,在“2020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全球媒体发布会”上,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会长黄田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体制、设施和规则,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体制方面。多式联运涉及运输链,一个国家要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有高效的供应链,其中时间和成本是同等重要的两个经济指标。不仅要低成本运输,还要高时效运输,解决高时效才能解决低成本。在整个供应链中,运输物流链是供应链的基础,而运输链又是物流链的基础。在运输链中,体制上还存在一些障碍和约束,目前“放管服”、供给侧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已经施行,但是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还有待加大力度。
第二,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基础设施的短板在于发展不平衡,不仅两种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上需要无缝衔接,更重要的是港口与铁路的现代化程度不一样,装备自动化程度也不一样。铁路方面:集装箱货运量目前仅占全国铁路15%以上,但是港口已经90%实现集装箱化,港口集装箱作业自动化设备非常多,但是在铁路装卸作业中还采用“人拉肩扛”等原始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这就造成了在设施上的不对等不平衡。其次,在枢纽衔接上,由于基础设施层面的差距,特别是设施较分散,规模化的大枢纽较少,这方面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去补短。
第三,规则方面。规则涉及合同、单证、理赔或物品等,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这些环节非常消耗运输服务过程。所以说,“最后一公里”和两种运输方式的“中间一公里”消耗很多成本,浪费很多资源,使得运输链不那么顺畅,这或许是多式联运公关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未来三年多式联运货量将大幅攀升。近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化发展战略,都将带来基础设施建设密度和网络化程度的全面提升。运输通道与物流通道互联互通、以协同带创新的发展模式将为多式联运要素快速集聚提供便利,物流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开始出现,“点轴式”的跨区域多式联运网络初具形态。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