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视野

    我国最北高寒高铁首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封顶

    11月5日10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打入圆弧梁中,经过100天的不懈努力,牡丹江站北侧站房完成封顶,标志着我国最北高寒高铁首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顺利完工。

    牡丹江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最北高寒高铁首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也是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牡丹江站北侧站房将实现配套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公共交通等站场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正式接入哈牡高铁和在建的牡佳高铁,全面进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进一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其施工建设中需要克服高寒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因素等难题,也为世界高寒地区高铁一站式“零换乘”出行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筑面积9670平方米、建筑高度36.6米,作为牡丹江站南站房的配套补充部分,投入使用后将与南站房候车大厅联通,在原有站房基础上扩容33%。综合交通枢纽采用地下一层与地上三层的综合功能布局,内设铁路售票室、进出站厅、地下出站通道以及公路客运配套设施等,外部设有站前广场、地下商业街、地下社会车辆和出租车停车场等,可实现铁路、公路、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间“一站式”换乘,为旅客往返于牡丹江、海林、林口、穆棱、宁安、东京城等周边市县乡镇提供便捷出行条件,为广大游客前往黑龙江东部地区冬季旅游提供了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据工程承建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雄安公司介绍,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全周期管控,单体建筑高,圆弧梁跨度大,外装修采用双切面背栓式干挂石材幕墙,屋面采用球形网架结构,站房公共部分的圆弧吊顶采用反吊式施工,这些组合代表着我国目前房建领域先进的主流技术和设计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在外观设计上提取了牡丹花的造型,借鉴中东铁路建筑“造型基因”,融合俄、法、德、意等国建筑风格的经典元素,采用“一心两翼”的轴对称布局。

    据悉,工程目前已进入线缆桥架、水暖管线铺设等施工环节,计划于2021年投入使用,牡丹江站作为黑龙江省最大对俄陆路口岸绥芬河的衔接中转站,新建综合交通枢纽将便利两国间经贸往来,促进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项目积极推进,进一步提升黑龙江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功能。

    本文图片由胡艳波 刘英新 吴晓琨提供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