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高德地图宣布携手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Joint Laboratory for Future Transport and Urban Computing,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
在谈及交通出行领域的发展现状时,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称,“新行业遇到了老问题。”他认为,虽然大家一直都在强调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但实际情况下,这一进展并不顺利。
以交通出行数据采集为例,科研界采用的传统方法包括人工计数法、问卷调查法和固定设备检测法,但这些方法效率较低、准确度差,并且只能获得道路交通局部状态数据。
而在互联网企业已经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高效、精准、全局地数据采集。
董振宁告诉记者,在交通出行领域,学会、产业、科研这三点已经成为孤岛,因为中间都是断的。在科研和产业之间,无论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是产业成果的科研共享,双方都存在着障碍。
而“产学研孤岛”的出现,已经阻碍了交通出行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此次高德地图和中国公路学会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便是希望融合产业、学会、科研等各方元素,打破这一孤岛现象。
据悉,首批入驻联合实验室的包括清华大学李萌教授团队、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中山大学余志教授团队、浙江大学王殿海教授及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鹏教授及团队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首批入驻联合实验室的5个团队,都是国内顶尖的交通出行、人工智能方面专家,并且在交通发展、城市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颇有建树。
联合实验室的发展初期,这些团队将分别针对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智慧公交等方向与高德展开联合科研。
中山大学余志教授告诉记者,交通系统实际上非常复杂,它具备着非线性、时变、不连续、不可测、不可控等特征。
以往面对这样一个系统,无论精准还是模糊,在数学上都无法描述,更不能求解。“我们觉得交通的本质就是不可知,只能瞎子摸象。”余志说。
但随着互联网、即时通讯和大数据这三项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先无解的交通系统开始变得可以求解和可以控制。比如通过自动驾驶和道路的协同,就可以去测量交通系统并进行计算。
董振宁表示,入驻的团队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入驻联合实验室并不会重新研究其他方向。联合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计算支持、模型和资源支持,来帮助科研团队加快研究进度。
比如在人才方面,联合实验室就将在联合科研、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力,着力发现和培养人才,从而建立面向未来交通出行领域的人才社区。
高德地图也承诺,未来十年将对联合实验室持续投入,并联合国内外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培养面向交通与城市进化相关的千名专家级人才。以此来帮助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力量。
目前,联合实验室已分别在杭州、北京、成都落地了交通大脑、智慧诱导、智慧公交等三个方向的研究成果。
以高德地图与杭州市合作的“交通大脑”项目为例,交通大脑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城市异常拥堵位置,同时将该信息推送给交警,这样大大加快了交警的出警速度。根据分析,及时出警已将杭州因事故造成的异常拥堵时长缩短20%、将平均车速提高35%。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