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口愈发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无人车被大量投入使用,而让其“看清”前路的,是一种智能感知系统。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孵化的航天深瞳智能感知系统已成功量产,将为更多港口无人车装上“眼睛”。
24小时的高负荷运转,让众多港口面临招工难、人力成本高的难题,因此无人化已成为港口重要的发展方向。港口作为封闭场景,环境相对固定、车速较低、人员安全风险较小,有望最先实现无人驾驶商业落地。
“这款产品以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器,基于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算法、深度神经网络压缩、高级编译工具等核心技术,可实现环境信息的智能感知。”航天深瞳智能感知系统技术团队负责人郭睿介绍,“若外接红外热像仪,通过信息融合,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智能感知。此外,由于港口环境条件恶劣,我们在产品环境可靠性方面做了多项设计防护工作。”
除了港口无人车产品,该项目的产品线还延伸出了河道监测无人船智能避障系统、车辆夜间辅助智能红外热像仪、商用车辅助驾驶系统、机场无人车智能感知系统和无人地铁智能感知系统等。
据介绍,在积极推动现有智能传感器商业化的同时,研发团队也在瞄准下一代4D智能感知传感器,使可见光、红外、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原始信号级融合,形成一体化感知系统,实现目标三维位置与速度的精确感知,早日应用于各型无人系统,助力实现国家装备智能化建设。(完)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