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正在打造智慧机场。民航空管技术专家、中电莱斯副总工程师丁一波30日在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信息化、智能化是机场建设大势所趋:未来乘客乘机能享受到智慧值机、无感化安检、一卡通行等,可望用手机APP查询航班延误原因、等待时间等。通过全国一张网的智能航班统一调配、优化,航班准点率也能得到大幅提高。
30日,第十七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民航报社主办,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承办。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勇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江苏共有9个民用运输机场,全部实行口岸开放。江苏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抓手,大力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各机场通过对值机、行李交运、安检、登机流程优化再造,广泛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生物识别、自助识别、智能安检等技术,启用民航证明系统,推广使用自助值机、无纸化登机等技术,为旅客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凯法表示,目前南京机场已经实现国内航班全流程无纸化的登机,旅客出行体验显著改善,建设的A-CDM系统(新一代机场智能运行协同决策系统)通过民航局A级评测,并构建了大数据的共享平台、云服务平台、智能应用平台等三项基础服务平台,自主开发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以国内典型案例身份加入了民航局电子货运项目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军认为,打造全网共用的数字化资源池,能够打破信息“孤岛”效应、拔掉数据“烟囱”,构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满足多元化的航空需求。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崔晓峰表示,技术应用是智慧民航建设的“穿针线”。到今年上半年,HUD(平行显示系统)技术全面开花;全国所有航路航线都实现了PBN(基于性能的导航)运行;自主研发的高速行李自动分拣系统投入北京大兴机场应用;219家机场实现国内航班全安检“无纸化”;国内民航业首个RFID(射频识别)行李全程跟踪系统启用;13家航空公司约340架航空器开通客舱无线局域网,为618万人次旅客在万米高空提供了接入互联网服务。
航班准点率问题一直为广大乘客所关心。丁一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班准点率主要受到航路活动、天气等因素影响。例如,首都机场在夏季的下午4时至6时经常出现雷暴天气,同一时段从北京进出港的国际、国内航班的空中交通会受到天气影响。未来通过加强气象雷达传感器补点、数字概率预报、影响范围数字化等智能手段,有关方面就能依据日渐精准预测的天气动态,优化航班的进出港安排,多措并举提高航班准点率。
在丁一波看来,乘客、航空公司、机场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建设、运行,三方在航班数据交换、共享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都可以通过搭建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完)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