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2020年暑运大幕将正式开启,一批新线路将开通运营,多地增开旅游列车,全国也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疫情防控成为今年暑运面临的一大考验。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一辆高铁车厢内执行消毒任务。
62天暑运拉开大幕 铁路部门迎疫情防控“大考”
7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开启为期62天的暑期运输,在实施三季度新图基础上,根据客流变化,实施“一日一图”。
据国铁集团介绍,为更好地满足暑期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出行需求,铁路部门预备每日增开直通临时旅客列车48列、图定旅客列车延长运行区段3列。同时,在主要旅游城市间适时开行旅游列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人们避暑出游提供更多选择。
与往年不同,今年,“疫情防控”成为暑运的另一个关键词。
以北京为例,由于近期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北京铁路部门加大了车站公共设施消毒力度,持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做到站车测温、通风消毒、设置应急隔离席位等各项防疫措施。
出京方面,自6月23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已在北京全市各站点严格执行出京旅客登车前核酸检测证明查验措施,对于无法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旅客劝阻登车。
与此同时,在北京以外,各地铁路部门也都提高警惕,细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例如,暑运期间,长三角铁路已明确将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车站和列车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和卫生保洁,做好进出站旅客全面测量体温和列车运行途中有需要旅客的测量体温,提醒旅客全程佩戴口罩。
资料图:高铁列车
一大批新线开通:旅客实现坐着高铁“走西口”
暑运开启,全国铁路也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将有一大批新线开通运营,为旅客带来更方便快捷的乘车体验。
例如,在西南地区,将首开成都、重庆至大理动车组。
首次开行的川渝地区前往大理方向动车组列车4对,分别为:7月1日起,新开成都东至大理G2845/6次列车1对;7月2日起,新开成都东至大理G2837/8次列车1对。7月1日起,新开重庆西至大理G2841/2次、G2849/50次列车2对。
此外,成都局集团公司还将新增开往雅安、峨眉山、重庆、贵阳等热门旅游城市动车组列车12对。
本次调图后,旅客还可以实现坐着高铁“走西口”。
呼和浩特与山西太原间将每日新开行动车组列车2对,列车开行后,将连通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大同、忻州和太原等城市,沿线百姓游览草原、云冈石窟和晋祠等优质旅游资源都可实现一日往返,呼和浩特与太原间铁路运行时间也将由9个多小时缩短至4个多小时。
另外,全国高铁网也再次扩容。
喀左至赤峰高铁开通后,安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8对,内蒙古赤峰地区经京沈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
安顺至六盘水高铁开通后,安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10对,贵州六盘水地区经沪昆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
资料图:旅客刷脸进站。
铁路全系车型实行电子客票
在购票方面,今年暑运期间,乘普速列车出行的旅客也可以享受电子客票带来的便捷。
自6月20日起,普速铁路实行电子客票,旅客购票后可通过刷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进站乘车。这意味着从普速到高铁,中国铁路全系车型实行电子客票。
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在6月20日凌晨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路网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
此次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实行电子客票后,旅客进出站检票凭证由以前的“身份证+车票”,变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验票更加迅速,进出站效率将极大提升。
资料图:超长版“复兴号”。
超长版复兴号再次扩容
此次调图后,此前很受关注的超长版复兴号也将再次扩容。
2019年1月,超长版“复兴号”动车组首次亮相京沪高铁,首次投入运营的17辆超长版复兴号动车组载客定员1283人,载客能力较16辆编组提升了7.5%。
据铁路部门介绍,7月1日调图后,北京南站将增加超长版复兴号列车5列,17辆编组复兴号达到27列。
此次增加的超长版复兴号列车具体为:北京南到宁波的G273次,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23、G121、G111、G117次。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