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这份报告不仅明确了今年政府工作重点,也为未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
“取消港口建设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一项项政策铿锵而有温度,赢得了代表委员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总理的话,声声入耳,振奋人心。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曾就“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表看法。他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规模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
肩负先行官使命,交通运输行业着力强网络、建体系、抓创新、促开放、优治理,积极服务“双循环”建设。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旨在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支撑保障和先行作用。意见提出,要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扩大循环规模;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循环效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循环动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循环安畅;优化政府治理,降低循环成本。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将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事实上,在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长三角”一直是个热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跑出“加速度”:千黄高速单幅贯通;上海嘉定城北路至太仓岳鹿公路对接项目建成通车,省际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提升;浙沪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有序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勾勒出2025年发展目标,包括: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部署要求,我们将加快构建‘轨道上的江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告诉记者,江苏交通将在继续加快干线铁路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市郊铁路建设,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合新、扬镇宁马铁路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宁芜铁路增二线、苏锡常城际铁路与嘉闵线共建段,加速形成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
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其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正是举措之一。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不断推出创新和优化服务举措,如“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见面审批”等,都是致力于让交通服务更加有体验感,让民众更加有获得感,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2月1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听取关于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评估等情况汇报。会议要求,要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在全国试点扩面,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工程施工许可制度改革、资格资质改革;要健全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深化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向碳中和进军的号角。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意味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深刻转变。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国将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助理主任、中国事务主管黑尔格·贝格尔预言,数字经济和绿色投资将助力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实现更平衡复苏,并为全球经济带来积极溢出效应。
在交通运输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尤其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介绍,长航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实施低碳发展措施,并迈出实质性步伐——首创内河油气电混合动力技术在上海公司“长江26007”轮上完成船舶改造及运营。该轮使用LNG时,氮氧化物减排90%,硫氧化物和PM2.5接近零排放。
“近年来,水运行业在船舶防污染、新能源船舶应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都属于减排措施。从另一方面来说,水运自身也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运输方式,积极引导物流运输由陆转水、宜水则水,也是一种碳中和的手段。”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民盟江苏省副主委窦希萍在采访中对记者说。
取消港口建设费
“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总理的话掷地有声,这一政策,将进一步降低物流的综合成本。
“近年来,减税降费一直是财税领域的‘主旋律’。”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曾指出,近几年,“减税降费”已成为中国财税政策乃至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高频词、关键词。2020年中国GDP增速逐季回升的背后,减税降费政策功不可没。
2020年3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将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政府定价收费标准降低20%。同年6月24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决定免征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24时,切实帮助企业纾困减负。现在,正式取消港口建设费,将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创新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关键。民族由“创”而积厚成势,因“新”而破茧成蝶。唯有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后劲,才能使推动经济社会行稳致远。《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交通运输部提出,2021年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动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示范应用。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深化北斗系统行业应用。
落实智慧交通布局,实战才是关键。陆永泉表示,江苏将加快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传统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加快建设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智能建造、数字化管理在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中应用。
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政府工作报告对乡村振兴也提出了殷殷期盼。
“十三五”期间,交通扶贫成效显著。“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邮政”“交通+电商”等模式迅速发展,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打造了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交通运输部4个定点县、1个对口支援县和联系六盘山片区61个县全部摘帽。
脱贫之后再启航,乡村振兴征途忙。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爱和表示,江西将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启动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和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力争创建1—2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