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优化协同发展政策法规环境、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优化电子商务配送通行管理,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发展绿色生态链等措施,进一步解决基础设施不配套、配送车辆通行难、快递末端服务能力不足、数据互通共享、过度包装等问题。
健全企业间数据共享制度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近3.15万个,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87%。《意见》明确,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实现许可备案事项网上统一办理。双壹咨询首席顾问龚福照认为,末端网点是快递网络的末梢,对末端网点进行备案管理,有利于解决当前末端困局,提升行业准入效率。
《意见》首次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提出要为专业化、公共化、平台化、集约化的快递末端网点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表示,明确其公共属性,能够切实解决快递网点安家难、智能快件箱部署难等问题,可以有力推动快递企业合作建设综合服务场所,提供集约服务的积极性。
2017年,网上零售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快递包裹数量攀上400亿件高点。然而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数据互通共享等方面。
针对日趋激烈的数据资源争夺,《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企业间数据共享制度,管好、用好大数据。完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数据保护、开放共享规则,建立数据中断等风险评估、提前通知和事先报告制度。在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与快递物流企业之间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共同提升配送效率。
建设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
《意见》明确,快递物流相关仓储、分拨、配送等设施用地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
国邮智库专家、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认为,这是基础设施从存量升级到新增规划的全面设计,将有效缓解快递企业作业场所紧张的问题。
为便利配送车辆通行,《意见》明确,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合理确定通行区域和时段,对快递服务车辆等城市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推动各地完善商业区、居住区、高等院校等区域停靠、装卸、充电等设施,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进一步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
社会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解决快递进门难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意见》抓住了解决当前快递投递难题的“牛鼻子”,也给智能快件箱投放企业吃了“定心丸”。《意见》提出,鼓励将推广智能快件箱纳入便民服务、民生工程等项目,加快社区、高等院校、商务中心、地铁站周边等末端节点布局;支持传统信报箱改造,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服务一体化、智能化。
《意见》鼓励快递末端集约化服务,提出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意在推动末端服务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末端配送、服务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
开展绿色包装试点示范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电商和快递物流领域的必然选择。《意见》从促进资源集约、推广绿色包装以及推动绿色运输与配送等方面对发展绿色生态链进行规划。
《意见》要求,制定实施电子商务绿色包装、减量包装标准,推广应用绿色包装技术和材料,推进快递物流包装物减量化;开展绿色包装试点示范,培育绿色发展典型企业;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绿色消费活动,提供绿色包装物选择,依不同包装物分类定价,建立积分反馈、绿色信用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或减量包装;探索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包装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等多方协同回收利用体系。
根据《意见》,交通运输部将会同国家邮政局加快调整运输结构,逐步提高铁路等清洁运输方式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比例;鼓励企业综合运用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配送等信息,优化调度,减少车辆空载和在途时间。各级地方政府也将鼓励快递物流领域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燃油汽车,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