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杭黄高铁沿线一处复垦复绿场。
推进长三角铁路沿线绿化通道建设,按照“连起来、厚起来、茂起来、美起来”的要求,2018年投入5600万元用于长三角铁路既有线路绿化建设。截至目前,长三角6334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绿化5446公里,绿化率达86%,已运营铁路绿化成果显著。
长三角铁路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充分发挥铁路行业和路网发达的优势,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推进铁路绿色通道建设。记者日前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长三角6334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绿化5446公里,绿化率达86%,已运营铁路绿化成果显著,“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好设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为旅客提供视觉盛宴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美丽富饶的地区之一,区域内路网纵横交织。加快推进铁路沿线绿化通道建设,完善创新运营铁路绿化管护模式,跟进新建线路绿化设计施工,成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为了让铁路绿化建设更契合美丽中国建设的节拍,长三角铁路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上海铁路局铁路绿化规划(2011—2020年)》。管内上海、杭州、南京、蚌埠、徐州等5家铁路林管所、10余家工务部门对管辖范围内已运营线路实行日常科学养护管理,实现了绿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按“连起来、厚起来、茂起来、美起来”的要求,2018年投入5600万元用于长三角铁路既有线路绿化建设。其中,上海地区完成线路补植造林1.16万株,苗木成活率达到92%,修剪绿篱长度800公里;徐州地区对符夹线复线、东陇海连云港地区实行绿化升级,新造林70公里,种植7.10万株;蚌埠地区累计养护绿化带700余公里。
从视觉感受着手,打造精致的绿化景观带,成为提高旅客出行体验度的一项重点工作。上海虹桥站每年发送旅客超过6000万人次,每天到发列车超过500列,“如何让车站绿化景观一年四季都能为旅客呈现不同的景色?”上海站等责任单位秉承以旅客为中心的绿化思路,选择了樱花、桂花、银杏和香樟等不影响高铁安全的多种乔木种植,打造站区绿化景观带。开春季节,盛开的簇簇樱花随风起舞,为旅客提供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将沿线建成绿色走廊
针对夏季台风、洪水、滑坡,冬季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树木倒折、死亡等现象,长三角铁路每年适时组织巡视补植。2018年共组织开展抢救26次,扶直加固树木1.5万株,补种树木2.18万株、草坪5000余平方米,使绵延几千公里的铁路绿化功能得到恢复。
上海高铁维修段管辖长三角沪宁、沪杭、宁杭三条高铁共705公里绿化工作。在加强日常维护中,该段充分融入地方绿化配套工程,选择种植与地方绿化交相辉映的苗木品种,实现线路宜林长度与绿化长度、绿化长度与绿化达标长度“双百分之百”,把高铁沿线建成绿色走廊、生态长廊。
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途经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长度约有2.8公里,上海高铁维修段加强与华漕镇政府对接,对途经华漕镇高铁桥下14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实行绿化改造,栽种17种乔木6800余株、14种低矮灌木6万多平方米,铺植草坪8600余平方米。该段还增设游步道450米,为沿线居民在茶余饭后提供休闲运动的“天然氧吧”。
针对近年来高铁新线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长三角铁路严格执行“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标准,提前介入绿化设计方案的对接、审核,把新线绿化达标要求落实在开通之前,为推进新线绿色通道“三同步”打好基础。近年来,已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了宁安城际、合福高铁、衢九铁路等新线绿化建设,高铁沿线实现了一站一景、一线一特色、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杭黄高铁途经名城(杭州)、名山(黄山)、名江(新安江、富春江)、名湖(西湖、千岛湖),被誉为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在建设中,铁路部门主动适应区域生态特点,坚持“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结合、因地制宜、注重长效”的思路,以站场、路基、路堑、隧道洞门、桥下等为独立单元开展绿化设计和建设,做到“一洞一景”“一站一景”“一处一景”,打造一条外美内实、赏心悦目、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绿色长廊,为建设美丽中国交出了一张智慧答卷。
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之一,商合杭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前编制绿化实施方案,做到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把车站、景区、城市周边等作为绿化重点区域,在功能防护基础上充分考虑景观效果,道路两侧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发挥其降低噪声和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打造“四季常绿、三季见花”的绿色生态长廊。
春季到来,鲜花盛开,一列列火车驰骋在花海中;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复兴号载着丝丝清香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寒冬腊月,雪花纷飞,坐在列车上的旅客也能从容地看到铁路两侧皑皑白雪中的片片香樟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哪里有火车经过,哪里就有绿色出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继续以打造绿色景观铁路为抓手,砥砺前行,久久为功,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推动发展与生态协同共进、笃行致远,为美丽中国建设绘出一条条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廊”。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