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则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在汽车圈炸开了锅。6日上午,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调研员吴卫,对方拒绝对此消息予以回应,请记者走采访程序申请正式采访。截至本报发稿时,记者多方求证仍没能得到发改委相关部门对此事的正式回应,但综合分析目前的情况看,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的传言恐将成真。
■ 暂停资质审批并非空穴来风
“是不是暂停审批?不知道!”“没得到消息。”“确认了吗?”尽管记者采访的多位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业内专家都没有确认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但从大家的态度来看,此传闻恐非空穴来风。
5日,彭博报道称,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并称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一时之间,各大媒体纷纷求证,但是一直没能得到官方确认。可从目前的情况看,自2016年3月起,已经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规划产能80余万辆。再加上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似乎已经过剩,这是各方猜测暂停资质审批的主要原因。
“虽然没有得到官方确认,但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初现,暂停审批似乎已成必然。”“短时间内放出这么多家,太快了,良莠不齐,竞争力普遍不强,应该叫停了。”“重新考虑审批条件才能更好促进行业发展。”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均认为,产能过剩危机、已获得资质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似乎让暂停审批更加顺理成章。尽管也有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阶段可以多放几条鲶鱼进来搅动市场,但重新审视审批条件的工作似乎已经在推进。
■ 未见鲶鱼效应倒逼资质审批暂停?
“放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初衷是希望放几条鲶鱼进来,搅动市场。”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看,天然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无利不起早”的现象比较严重,需要放几条鲶鱼进来,搅动市场。本着这样的目的,国家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也给行业发展带来希望。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
自2016年3月至今,已经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可是从获批企业的综合情况看,鲶鱼效应却未能见到踪影。“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15家企业,不难看出,没有哪一家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更别说威胁。”殷承良认为,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让传统车企“不屑一顾”,当初的鲶鱼效应并未显现,从这个角度看,暂停资质的审批显得更为迫切。
殷承良表示,汽车是一个规模见效益的行业,而目前获得资质的企业其生产资质大多仅为5万辆,这样的规模很难见到效益,没有效益企业也就难言竞争力。“世界上的大型车企,每家产能都是百万辆级别,几万辆的产能根本谈不上竞争力。这根本不是鲶鱼,而是蚂蚁。放这么多蚂蚁进来根本没用。”殷承良强调,不能再放任这些小企业进入市场了,否则将面临重复低端制造的问题,不利于行业发展。
也有专家认为,无论是一家获批的企业还是正在申请的企业,有真想“干汽车”的,也有投资、投机分子,如果继续放任下去,恐怕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暂停发放资质势在必行。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热的催生下,不仅仅是企业,地方政府也加入了产业发展大军,其中不乏被地方企业、投资“绑架者”,扰乱了地方经济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需要资质审批暂停降温,回归理性。
■ 资质条件或迎调整契机
“现在的资质审批条件,无论是投资、生产和研发能力都是比照传统汽车的标准设置的,而没能考虑新商业模式的需求,这样的资质审批出来的企业走的还是传统车企的老路,竞争力不强是必然。”殷承良认为,我国作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已经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市场发展的基础。同时,我国又是互联网经济高度、飞速发展的国家,各种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为新商业模式造车提供了可能,应该考虑现行生产资质的审批条件向新兴商业模式调整,真正激发出鲶鱼效应。这一点,从寄予厚望的互联网造车企业一家都未能获得资质上似乎得到很好的验证。
殷承良也强调,汽车安全生产的工业发展底线也必须遵守。“汽车不同于手机,虽然他们都需要互联互通,都需要互联网思维,但是汽车和手机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的放开,而是要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等基础要求。”
过去一年多,尽管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一直在按照既有规定推进,但在记者的多方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对资质审批条件建言,希望相关条件能重新考虑,为新商业模式创造条件,尤其是一些互联网造车背景的企业迟迟得不到审批,让资质审批条件遭受了现实质疑。此次传言也表明,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资质审批条件或迎来调整契机。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