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
2019年,T3出行将投放2万辆运营车辆,3年内达到30万辆,6年后力争超过百万辆;2021年~2025年,将拓展衍生业务;2025年开始,致力于成为智慧出行的引领者和智慧城市的推动者。
——T3出行“三步走”战略
难改格局?
截至2019年5月,滴滴出行拥有7515万活跃用户排名第一,首汽约车拥有340万活跃用户规模排名第二,曹操出行、Uber、神舟专车、美团打车、易到分列3至7位。有人质疑,在网约车行业“一家独大”的环境下,T3出行并不具备“改变格局”的能力。
——《中国网约车市场分析2019》
2019年7月22日,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国企联合苏宁、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共同成立的T3出行在南京正式上线。
面对国内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但却问题不断的滴滴,国资和互联网巨头加持的T3会成为撼动滴滴的新势力吗?
T3出行
含着金钥匙出生
3月2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的名为《长安、一汽、东风T3出行项目正式启动》的文章称,3月22日,兵器装备集团所属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三大央企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在南京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
企查查相关信息显示,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2日成立,注册资本4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志洋,而他也是一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在共计97.6亿元的出资中,三家国资背景车企各自出资16亿元,各占比16.39%。阿里、腾讯联合另外两家公司合计出资22.5亿元,占比23.06%。苏宁则出资17亿元,所占比例为17.42%。
7月22日,在南京举行的T3出行品牌发布会上,T3出行CEO崔大勇在现场则是如此表示的:“T3既有三大主机厂的资源优势,同时又有互联网的基因,还能进行市场化的运作。阿里和腾讯在云服务、互联网流量、地图、支付平台等资源上对我们都有支持,在这些方面对我们的助力作用是极其强的。”
薪酬诱人
四五百名司机跳槽
自7月22日上线以来,T3已经运营超过三周时间。官方介绍称,T3出行将从南京起步,2019年将会进入南京、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天津六个城市,2020年将覆盖绝大多数省会城市。
记者下载T3出行APP之后发现,目前只有南京可以预约车辆出行,而对新注册用户,平台则使用了互联网公司惯常使用的补贴打法。
新注册T3的用户可以享受首单立减20元的优惠并获得总价80元的8张5折新人券。新用户之外,平台还推出了动态折扣,称“单单5折起,最高可减40元”。
此外,T3对于平台司机的招募也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其为司机给出的薪资体系是“基础+提成+奖励+补贴”的模式,还承诺提供五险福利。
其官网称,加入T3之后,司机福利有保障,平台有更高的基础底薪,务实的奖励机制,让收入稳步增加。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其他平台的驾驶员一口气就跳了四五百人到T3出行。
与当前的C2C撮合模式出行平台相比,T3出行的最大不同在于一方面车辆来自B端,另一方面司机由平台自行招聘,相当于平台员工。
行/ 业/ 观/ 察
T3出行能否改变“一家独大”格局
目前的网约车出行市场,依旧是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但先后两次的顺风车恶性事件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和随之而来的严监管下,滴滴的顺风车业务直接下线。
但是,严监管似乎未能解决滴滴等出行平台的不合规等问题。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市通信管理局的联合检查人员对“滴滴”、“美团”、“享道”、“首汽”等互联网出行平台进行了上户执法检查。从近三天的“黑名单预警”数据上看,“滴滴出行”平台上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均超过82%。
在T3出行品牌发布会上,针对公众最关心,也是此前滴滴最被人诟病的安全问题,T3出行做了重点介绍。介绍称,T3出行的V.D.R安全防护系统(即Vehicle-Driver-Road),通过车联网打通人、车、路三要素,可对司机全时段安全管理,对车辆实时安全管理,并对行驶状况实时预警等,全方位保障出行安全。
据了解,T3出行的司机全程是不能用手机的,接单是在车载大屏上点击接单。同时,在平台上,车会和人脸做匹配,人脸扫描也是在车上,不是用手机,且全程每60秒扫一次。
虽然背后资金方实力雄厚,而出行安全性目前看来也要优于传统出行平台,但在网约车市场目前“一家独大”的环境下,不乏对T3出行 “改变格局”能力的质疑。对此,T3出行CEO崔大勇的回应则是:“移动出行没有上下半场之分,一场长跑才刚刚开始”。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