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织立体交通网 筑腾飞康庄路 ——安徽交通七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从一穷二白起步,勇当“开路先锋”,陆水空邮多路并进,建设里程与网络密度跃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撑安徽由传统农业大省迈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华彩蝶变。

    8月31日,历经近5年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八百里皖江十桥飞架,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筚路蓝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非凡成就。

    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穿越,平原、丘陵、山区多种地形分布,让安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面临不一般的“难度系数”。面对传统农业省份积贫积弱的起点、数千万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与需求,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更须负重起步、爬坡过坎。而省会合肥一度成为铁路“盲点”的状况,更需要在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

    如今,大江大河天堑已成通途,全省公路航道建设进程、路网密度均居全国前列,合肥成为高铁时代的重要枢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抢抓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加速腾飞构筑着更加坚实的“跑道”。

    互联互通

    畅通交通主动脉,以内畅外联立体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

    8月30日,芜湖中江桥改建工程竣工通车,芜申运河安徽段全面建成,常年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让芜湖至上海运距相比长江缩短约118公里,开辟长三角区域内河水运新“快速通道”,进一步加密了区域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要素市场化流动的规律,加快构筑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内河水运及民用航空网络,持续健全完善长三角区域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986年,安徽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肥至南京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在大大缩短安徽与长三角区域江苏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时空距离的同时,作为当时上海至四川成都、新疆伊宁的国道一部分,也完善了长三角公路网对外辐射网络。1997年,被称为“世纪之桥”的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开工建设,3年后通车,打通华东铁路第二通道,在支撑皖江两岸便利沟通、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长三角铁路网络,提升了干线铁路运输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提供了有力支撑。2008年,全省第一条快速客运铁路合肥至南京建成运营,拉开了安徽乃至长三角区域进入“高铁时代”的序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大力推进铁路网融通、高等级公路网联通、内河水运网贯通、民用航空网互通、县乡公路网畅通,围绕构筑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主骨架”,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综合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跃升。

    宁安城际铁路、杭黄高铁建成,淮北市开行高铁,徐州至明光、泗洪至许昌等“断头”高速公路贯通,北沿江高速公路顺畅对接长三角主要中心城市,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开工建设、全力打通中西部省份通往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水运快速新通道,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在长三角区域世界级机场群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枢纽功能。全省机场通航城市达到63个,运营航线达到148条。合肥地铁1号线、2号线开通,实现安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零的突破。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安徽加快构建水陆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补齐长三角区域交通体系的短板。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0.9万公里,位居全国第八位,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88公里增加到20.9万公里,增长了近100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36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6612公里,通航里程5728公里,居全国第八位。

    “通过加强与沪苏浙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干线航道网规划的衔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公路、水路网规划编制,以规划统一引领交通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筑坚实支撑。”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说。

    谋网谋效

    畅通公路“微循环”,以干支相连、有序衔接的包容性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投资32亿元的国道347公路铜陵普济圩至枞阳一级公路,是铜陵市投资额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通车近1年以来,实现了铜陵市区与枞阳县城间的快速通达,惠及沿线5个乡镇和30多万人口,促进沿线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彰显了新一轮区域调整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效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畅通交通网络“主动脉”的同时,安徽牢牢立足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基本省情,注重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先导性作用,适应城乡居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更加注重推进干线普通公路、县乡公路、支线航道等覆盖面广、带动性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通行密度和通达深度。

    1954年,安徽省交通厅决定首先在蚌埠至阜阳的公路铺筑路面,在石料奇缺的情况下,利用当地含有黏土砂粒的砂礓作为主材,建成了全国第一条砂礓公路,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北平原只有几条土路、雨天数日不能通行的状况。此举也拉开了建设普通干线公路的序幕。1978年,合肥至六安的公路作为全省首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改革开放后,全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逐步构建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节点的干线公路网络体系。

    “十三五”以来,安徽在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加注重谋网、谋实、谋细、谋效,进一步把发展重点从保障畅通转向健全网络,在干线公路建设上,深化国省干线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一级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正在加快实现市县之间一级公路短直连接的目标。在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上,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市通高铁的目标正在加快变成现实。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县乡村道路、连接线道路、支线航道等“毛细血管”建设,健全干支相连、有序衔接、运转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

    截至2018年年底,安徽全省一级公路里程4863公里,公路密度达14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干支多层次互通、城乡广覆盖连接包容性交通网络体系的加快构建,日益发挥出促进以城带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便民富民

    建设“四好农村路”,以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

    寿县炎刘镇毗邻省会合肥,过去交通不便,是个闭塞的农业乡镇。如今,这里正在加快融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空港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特别是“四好农村路”串起各个村组,依路布局的特色种养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让这里甩掉了一直以来的贫困帽子。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人员货物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是广大乡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一直着力改善山区和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加快山区公路建设,全省第一条引进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公路就是绩溪县境内的荆州公路,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也是全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县之一。农村公路“村村通”一度成为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13.7万公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9.97%。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决贯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实施7.2万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实施6.5万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同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升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加快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步伐。

    如今,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城乡客运、物流网络体系的一体化发展支撑了农村电商的全覆盖,特色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线上线下联动体系正在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步伐加快。

    截至2018年年底,安徽农村公路里程达18.1万公里,所有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为98.73%。快递物流服务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今年前7个月,全省完成快递业务量7.92亿件,同比增长41.1%,增幅居全国第一位。

    奋进新时代,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安徽篇章,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奏响便民富民的最强音。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