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联通了城市、乡村两个大市场,促进农产品变商品、传统农民变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高效聚集,有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日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通村村”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简称“通村村”平台)自推广应用以来的显著成效。
贵州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村寨分散,农村乘车难、客运经营难、物流进村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交通运输部2019年重点推动的12件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通村村”平台通过系统平台和服务站点建设,将农村客货运需求和社会运输能力精准对接,集班线车、定制公交、小件物流等便民服务功能为一体。
目前,“通村村”平台已接入注册客运公司757家、客运车辆超6万辆、货运车辆3076辆、驾驶员6万余人,累计服务超1000万人次,物流业务上线地区的每个县日均单量超过2000单。群众只需通过手机App或前往村级服务站,就可享受方便快捷的出行物流服务。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通村村”平台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厅属企业技术团队研发,于2017年1月正式上线运营。平台率先在地理位置偏远、农村客运班线分布不平衡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开展试点。先行先试后,2017年在全省35个县推广应用,2018年8月实现了县县全覆盖。
目前,“通村村”平台已建成村级服务站点8600余个,仅在盘州市、麻江县、印江县、岑巩县、雷山县等试点地区的包车业务单月运输就超过1.5万人次,单县呼叫班车超过5000人次。农村群众出行的平均候车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现在的0.5小时,农村地区客运车辆实载率从平台上线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
平台赋能农村服务站点,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往年网购的包裹,村民只能自行到镇上或县城领取,如今村里的客车会把包裹统一带回村级服务站,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到包裹。快递平均配送时间由原来的3至5天缩短到1天,配送成本由原来的每件5至10元降低到2元。
不少农村“小卖部”也转型成了“通村村”综合服务站,平均每月代理快递派送增收600元,寄送快递增收150元,加上包车、订票、金融服务等收入,每月增收近1000元。
服务3500个旅游村寨
作为新兴模式,平台上线以来,曾遇到GPS数据滞后、订单管理不严、运力调度困难等问题。“通村村”平台技术团队坚持创新研发,积极与保险公司、维修企业、金融机构、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等加强合作,寻求更多发展和突破。
通过不断优化和功能拓展,“通村村”平台在实现“通村行”“通村运”的基础上,更好服务于“通村买”“通村卖”“通村游”,加快促进农产品向商品、农村资源向资产、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建成一个以“交通运输+农村生活”为特色的新农村综合生活服务开放生态平台。
通过开展“交通+旅游”模式,平台直接链接贵州景区景点信息,并与携程网等企业合作,提供旅游攻略、智能导览、酒店(民宿)预订、网络销售等拓展功能。游客通过“通村村”App,可以预约出行、预定住宿及景区门票,定制独特的最佳旅游路线。
目前,平台提供服务的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旅游车辆6100多辆。在有“水上粮仓”美誉的雷山县大塘镇新桥村,游客通过“通村村”约车或包车,从县城出发只要15分钟,从西江苗寨到大塘镇只需50分钟,可实现“朗德苗寨—西江苗寨—大塘”半日游。
试点县分享数据红利
建设“通村村”平台,让贵州农村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监管措施更加到位,释放出强劲的数据红利。
依托平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对农村客运经营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准确掌握农村客运运营趋势,依法适时发布农村客运市场供求状况,统一开展行业监管、生产调度、应急预警、信息发布、联合惩戒等工作。
平台统计数据有效支持了科学决策。管理者通过分析数据,进一步强化了燃油补助资金的监管,杜绝谎报、漏报和冒领油补资金的情况发生;对客货运车辆行驶速度、驾驶人员信息等进行实时监管,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自平台试用以来,雷山县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降低了50%;学生出行平均时间减少50分钟左右,人均出行成本下降近20%,实现了学生乘车轨迹可循,行程安全更有保障。
省地共建保障资金
要在全省88个县超过1.3万个乡村开展“通村村”平台推广建设工作,资金保障是关键。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启动省地共建模式,专项配套资金600余万元用于宣传推广,企业自筹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平台升级推广。各地把平台推广纳入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绩效目标,并划拨了资金支持市县两级平台建设。
除做好资金保障外,地方交通部门、运输企业、客运站将全省2万余辆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接入了平台,并在2018年年底建设完成88个县级信息调度中心。
高卫东表示,贵州“通村村”平台将深入推进大数据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继续提升其服务民生应用能力,为大数据战略行动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贵州经验”。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