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车站,2019年日均到发旅客51.8万人次,最高日突破75.3万人次,1至12月发送旅客1.49亿人次,一年可搬空10座广州城(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90.44万人),54秒就可接发一列高铁列车。TA就是中国大站广州南站。
10年。如果时间是一把标尺,每一个点都镌刻着奋斗历程的艰辛与成就。
特大规模的高铁站
广州南站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10年1月30日投入运营,刚建设时为广州站下辖的一个站,2011年11月19日独立建制,设特等站。有网友戏称说,TA是宇宙最大的高铁站。
车站总面积61.5万平方米,站房面积48.5万平方米,设15个站台、28个站台面,股道28条。
这面积比上海虹桥站大4.6万平方米,比武汉站大11万平方米,比纽约中央火车站大3倍多,是柏林新中央火车站的40倍。
广州南站作为创造“中国速度”的其中一员,见证了中国铁路在过去10年间的飞速发展。
到发旅客全路第一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广州南站书写了中国高铁大站的历史。
广州南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一个重要枢纽站,京广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珠城轨、广深港高铁五条高铁线从这里出发。
2010年1月30日至12月31日,广州南站发送旅客508.65万人次,到达旅客503.87万人次,合计到发共计1012.52万人次。
2013年以后的5年,到发旅客数量迅猛增长,每年以20%至35%速度增加。2014年到发旅客量突破一亿人次,2017年发送旅客突破一亿人次。
2018年全年,到发旅客突破两亿人次,同比增长56.5%;2019年头5个月到发旅客就突破一亿人次,头8个月发送旅客突破一亿人次。
以2019年暑运为例,广州南站本站发送旅客2005.2万人次,发送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10年来,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从2010年的3万人次,到2019年的51.8万人次,到发人数增长了17倍。
2019年1至12月,车站发送旅客14901.59万人次,到达旅客14874.50万人次,合计到发约2.98亿人次,最高日到发旅客已突破75.3万人次,居全路第一。
54秒接发一列高铁。有一种自豪,叫中国速度。
广州南站每日开行列车对数由最初的33对,增加到目前的453.5对,增长了近14倍。
2019年8月30日,车站接发单日列车就有615.5对。平常,图定接发列车514对,平均不到一分钟可接发1列。
广州南站平均54秒接发一列高铁列车,这速度,这样的运输能力和调度能力,够快!
多项指标领跑全路
——率先开创综合指挥中心。同已走过从无到有、从拜师学艺到自主创新路程的中国高铁一样,广州南站在一次次的“智能风暴”中,向“智慧型车站”阔步前行。
——率先开展旅客便捷换乘。车站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推行客运提质计划,打造安全、绿色、便捷、舒适、时尚的客运产品。
——率先开办网络订餐服务。2017年7月17日起,广铁集团“12306”开办互联网订餐服务,广州南站成为首批开通该服务的车站。
——率先推行“高铁+共享汽车”新模式。2018年春运,广州南站停车场部分区域被规划成共享汽车专用停车场,打造了全路“高铁+共享汽车”样板工程。
——率先使用机器人导航。“小璐,请问厕所在哪里!”“前方300米右转……”如果你在广州南站,找厕所、找餐厅,问机器人小璐,她可精准回答。
——率先推出人脸识别。2017年1月,广州南站率先实现“刷脸进站”功能,不但节约进站时间,还启用人脸识别抓拍系统,有效寻找走失人员,识别违规拉客人员、违法犯罪分子等。
广州南站还率先推出移动支付、智能导航、车站Wi-Fi等特色服务,不断满足旅客个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需要。
小民生,大服务。2018年,广州南站还推进“厕所革命”,对44个卫生间进行全面改造,并为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更加温馨的设施,加装、改进候车区空调,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强。
优质服务暖人心
广州南站于2014年创建“爱心驿站”品牌,爱心接力让各类服务无缝对接。2018年,深化服务品牌开展“广铁U彩”服务,站内设置7个“广铁U彩”服务台,进一步缩短旅客咨询距离。
除了“爱心驿站”之外,这里还有“南站‘百事通’服务台”“绿色服务台”“亲情闪光台”等多个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
2018年3月9日,客运值班员丁非为保护旅客安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英勇负伤,至今头顶留下两道刀疤。
在持续优质的服务中,丁非获得了全路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好人、广州市见义勇为好街坊等荣誉。
初心之血,澎湃不息。
奋斗之心,强劲跳动。
未来,广州南站的规划发展让人振奋。2020年春运大幕即将拉开,广州南站一如既往将扮演“重量级”角色。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