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6月初,重庆市南岸区蔡先生投诉称,他为顺丰速运重庆公司南岸站送外卖时遇到车祸,身体多处受伤,欲进行工伤认定却遭拒绝。他质问:“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能认定为工伤吗?”
据蔡先生描述,5月10日,他从南岸区南坪上海城必胜客店出发,给客户送餐。“就在上海城与长江村十字路口红绿灯处,一辆私家车突然打开后车门。”蔡先生称,突然打开的车门导致自己左手无名指骨折、小指断裂及大腿擦伤,随后被送住重医附二院,目前治疗费花了近万元,都是事故车主垫付的。考虑到是工作途中受的伤,蔡先生想申请工伤认定,不料遇到麻烦。“顺丰公司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出具用工证明。”蔡先生称,顺丰公司南岸站负责人还将他踢出了工作群,同时把他在顺丰骑士APP的账号封停。
蔡先生称,半年前他受雇于同达公司,专做必胜客上海城店外卖业务,签有正规的劳动合同。“3月份复工时,顺丰公司南岸站负责人找上门来说,上海城必胜客店的外卖业务已经由顺丰公司接管。”该负责人同时交给他报单专用APP顺丰骑士账号。至于提现的APP顺丰金融,该负责人则叫他用了一个名为“邓世鑫”的账号。“一直没有提到过重新签订合同这事……上周,我提出要进行工伤认定,顺丰公司南岸站还表示希望我去重庆公司总部商谈。”蔡先生称,不料,第二天顺丰公司南坪站负责人就将他踢出工作群,还封停了他的工作账号。
必胜客上海城店负责人证实,该店外卖派送业务包给了第三方,也就是顺丰重庆公司。蔡先生一直在该店送外卖。据了解,蔡先生出事后,顺丰公司曾表示,蔡只是兼职工,没有签订用工合同。顺丰公司南岸站负责人强调,没有任何证据证实蔡先生与顺丰公司存在关系。顺丰与必胜客上海城店签订有合作协议,由顺丰负责其外卖派送,“而蔡先生是主动找上门的”。该负责人同时拒绝回答为何要将蔡先生踢出工作群并封停其工作账号。
此前,顺丰捍卫其一线快递员利益的事情为人津津乐道。顺丰控股2017年2月24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携一线快递员代表深圳客服中心的客服代表和顺丰航空的员工参与敲钟。在现场的顺丰各个岗位员工代表中,顺丰快递员代表各位引人关注。据了解,该员工是去年在北京汽车剐蹭事件中被掌掴的快递员。该员工去年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轿车发生剐蹭,小轿车驾驶员下车后连抽快递小哥耳光,并对其进行辱骂。对此,王卫也曾在朋友圈表态:“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最后,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处理。但和此次遭到顺丰冷漠对待的蔡先生相比,一名一线快递员受伤,就引得老总出面,最后更是将其带到敲钟现场一事,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秀。
而快递员受伤,在老总出面后经过重重波折才有结果的情况,更折射出快递员们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的事实。据工人日报报道,快递员、外卖员、“闪送”员,这些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劳动者,不仅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与普通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然而,有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保护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工伤待遇方面。
2019年12月18日,《非正规就业者工伤权益保障情况调查研究报告》公布。调查发现,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基本劳动权利落实状况不容乐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签了劳动合同但被用人单位收走等情况十分普遍。“快递企业在用工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快递员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按照我国的传统劳动法理论,工伤保险的享有以劳动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劳动关系,劳动者即便在工作中受到伤害,也难以享受工伤待遇。在快递、外卖等行业普遍采用劳务关系、承包关系等用工方式背景下,这些行业的不少劳动者难以被认定与平台或所在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进而也就难以享受工伤待遇。
不过,并非没有补救的办法。重庆东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栋林表示,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不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前提,而是以开始事实上的用工为判定标准。工伤相关条例也规定,劳动者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其中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简而言之,劳动合同并不是可以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唯一依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只要存在用工情况,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据相关证据认定双方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其中包括电话录音、谈话录音、手机截屏、APP记录等,都可以成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
此次受伤的蔡先生,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遭到顺丰"踢群",得不到工伤认定。但他已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而快递公司们也要警醒,快递员们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需要公司的重视和保护,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旦快递员们离心离德,公司文化崩塌也就会在旦夕之间。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