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舆论危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应对新兴媒体、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党委、政府形象,事关社会稳定。
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其执政能力的高低。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应对能力,是摆在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变对互联网“三不”状态
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是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改变对互联网“不理、不用、不管”的状态,提倡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和反复讲。尽早讲,即要尽快抢占信息发布制高点,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即要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即要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即要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
相关部门面对网络传言和坊间疑问,该证实的要证实,该证伪的要证伪,还事实一个真相。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反映,眼前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让相关单位和部门感到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它能揭示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树立“解决问题为先”理念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应对突发事件时要把网上释疑与网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切不可与现实脱钩,因此,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
同时,要有应急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问题。谁也不敢说不会出问题,这就要在平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怎么发现问题,怎么处置问题,都要有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
精准把握“黄金四小时”
处置重大突发网络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发声,抢占话语权。就像打仗,谁先抢占山头谁就占领了制高点,谁就主动。在山头“空白”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在纸质媒体时代讲“黄金24小时”,在新媒体时代24小时太长,已经变成了“黄金4小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最有效的时间是2个小时内。为什么?新媒体出现了,之前是BBS和博客,现在又出现了微博、微信。一件事情通过微博、微信能够在40分钟后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种传媒能达到现在这种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从发现问题、逐级上报、开会研究、传达指示、着手处理等,40分钟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但要力争做到在2个小时内发声。所以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积极主动去应对,在第一时间发声,抢占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坚持“速报事实、公开透明”原则
很多突发事件都比较复杂,往往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不要试图一次全部说清楚,但要快报第一事实。同时,公开透明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要务,政府有责任向民众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因为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增强群众的信任感,才能解除社会公众的疑惑,也才能避免谣言的传播与蔓延。
要敢于直面网络舆论监督。网络上出现反映问题的帖子后,一些人“原始反应”常常是封和删,但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个部门或个人有能力把所有的网站封住,不让负面舆论在网络空间传播。所以说,要敢于直面网络舆论监督,有错误就要敢于承认,有误解就要及时澄清,对纯粹情绪性的帖子要以冷处理为主。
发挥本地论坛的作用
互联网监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互联网论坛的监管,要广泛宣传和倡导共守 “七条底线”、“约谈十条”,促使本地网络论坛健康发展,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只有善待本地网络论坛,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好、做强,吸引人气,充分发挥好论坛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要充分发挥本地网络论坛的舆论监督作用。本地论坛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所以,要利用好本地论坛,尽可能地把社情民意都汇集在本地论坛,这样处理起来也更加便捷有效。
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要注重吸纳、培养三种优秀的网络人才,即,高水平的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当前,各地都相继建设了网评员、新闻发言人队伍,各类型的微信公众号也层出不穷。要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和载体,可以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例如,通过网络评论员可利用理性的言论再加入些感性色彩,来引导和启发网民思考和理性判断,从而使网民与政府产生共鸣;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可对网民关注的本地区公共问题,实行信息收集和趋势分析及后果研判,从而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总之,我们要摸透网络传播的规律,对接网民心理与需求,创造网民喜爱的表达方式,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