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别再让谣言“跑赢”真相

    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如今,千头万绪的社情民意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零时差、零距离快速传播,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对于旨在回应社情民意的政务公开等工作,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可谓“人人都有新媒体,个个都是发布者”,老百姓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资讯、发表看法。我国有7亿网民,传统方式和网络渠道共同构成了现在反映民意、了解民意、沟通民意的新途径。因此,政府的施政环境和施政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才能把造谣、传谣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维护人民的利益。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需要我们政府加强政务公开、直面社会热点、及时回应舆情关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今年4月,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一名学生突然死亡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对于这一事件,当时存在着很多传闻:“被殴打致死”、“黑社会参与”、“政府包庇”,这些传闻可能包含着群众对此事捕风捉影的猜测,甚至只是纯粹的恶意造谣。它不仅混淆了事实的真相,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虽然泸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泸县”对此事发布了权威信息,但是当时不少人并不信服,反而让谣言传的满天飞。

    “谣言跑赢真相”,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同时,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些年,地方回应社会舆情关注和公共事件的努力和能力都大有提升,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新平台背后的旧思维恐怕还未完全转变。面对突发舆情事情,因为怕担责、管理能力不足、错过发声最佳机会,而导致政府部门在舆论风潮面前百口莫辩的教训已经不少。想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就要将政务公开的功夫下在平时,准确发布和更新重要信息、认真解读重大政策、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舆情关注并强化责任追究。对面群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利益诉求,需要我们政府善引导、多主动、重对话、敢回应,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并解疑释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想要让真相“跑赢”谣言,需要我们政府勇于担当、敢于落实、用匠心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唯有这样,公断才能服众;权威声音才能掷地有声。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