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危机应对:五大环节哪个最关键?

    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因为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各类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舆情呈现高发趋势,而危机事件最终给涉事单位造成的形象伤害也越发明显。具体来看相关单位的危机应对现状,可以用“目标明确,现实无奈”来概括。

    面对突发的舆情危机考验,各涉事主体的目标其实很清楚,就是想办法减少媒体、舆论对事件的关注,降低事件的舆论热度直至舆情平息。虽然近年来伴随各单位相关人员舆情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舆情处置水平的提升,整体舆情危机的应对实战能力在稳步提高,但就多起重大突发舆情危机来说,应对处置还是非常被动。问题集中体现在事发之初对舆情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在应对过程中声明回应、媒体采访、舆论引导等多个环节,仍存在不足之处。

    舆论关注是危机应对的主战场

    在应对实操方面,我们对应对策略的执行手法已相当娴熟,尤其体现在媒体沟通、舆论引导等方面;但在基本概念与规律特点层面,我们通常只是感受到舆情危机可怕与破坏性的一面,但对其自身构成要素、相关特点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到位。我认为舆情危机事件有五个必要构成要素:危机矛盾、话题敏感性、相关群体诉求、声誉公信力、舆论关注形势。

    危机矛盾为专属于舆情危机事件的矛盾类型。对于舆情危机事件来说,危机矛盾是舆情危机的内在核心推动因素。

    话题敏感性,是危机事件话题致敏程度的直接体现,致敏程度越高,后期舆论集中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话题敏感性是事件舆情后续关注的潜在“加速势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危机事件最终的舆论关注程度。

    人是舆情危机的关键构成要素,结合大量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来看,“身份决定立场”是恒定不变的基本规律,不同相关群体的关注点与诉求点差别明显,整体来说是舆情事件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声誉公信力,是危机涉事主体在舆论定势与公众内心的基本认知印象。对于舆情危机来说,声誉公信力能量强大且弹性空间大:良好的声誉公信力,是危机发展的“防火墙”或“制动器”;反之,则会成为事件发展的推动力。

    相比于前述相对隐蔽存在的四大构成要素,舆论关注无疑是危机事件最明显、最直观的体现形式,也是我们感触舆情危机的直接介质与载体。形象描述,舆论关注就是危机事件应对的“主战场”,因此,我们可以把舆论关注称为危机事件的外在表象。

    舆情研判是危机处置的核心环节

    舆情危机处置的实施环节应该包括监测、预警、研判、处置、修复五个环节。

    对于舆情危机处置来说,监测环节的作用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敏感舆情信息。研判环节,就是客户方面在获得舆情预警信息后,对事件舆情发展趋势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判断,并对后续的应对策略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处置就是对舆情危机事件的具体应对过程,具体措施和技巧很多,在此不做过多说明。修复环节,即当舆情危机对涉事主体声誉公信力形象造成较明显创伤后,要考虑通过正面舆论引导、网评引导等措施,对涉事主体的形象进行修复。

    对比来看,研判环节是整个舆情危机应对处置的核心环节,因为具体后续的应对策略要来源于研判分析,可以说研判分析是决定最终应对成败的关键环节。但就众多单位的应对处置实操来看,研判分析是最容易被忽略或无视的,而这正是导致最终应对不利的根本所在。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