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雪域高原新跨越

    复兴号在雪山怀抱间飞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民居簇新敞亮,偏远乡镇卫生院有了互联网医疗……在历史和现实的场景切换中思索,新时代新西藏呈现出的新活力,令人感慨万千。

    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总书记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往日画面,今朝新景,标注着西藏70年巨变、上千年跨越。

    新面貌

    从“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到路畅、电稳、信息通

    车行西藏,感受最深的是路。

    高大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静静伫立在拉萨河畔。碑文记载了当年筚路蓝缕的艰辛:“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

    曾经,进藏难,出藏难,在藏出行也难。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这样形容西藏的道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唐茂良依然记得第一次西藏墨脱行。20多年前,他是墨脱“背夫大军”的一员,扛着货物从米林县派镇走到墨脱县城,足足十几天。当时的墨脱,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如今,沿扎墨公路过嘎隆拉雪山,不过6分钟左右的隧道车程。第二条通往墨脱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今年5月也已全线贯通。当年“高原孤岛”,如今环线相接。

    交通事业大发展的,何止墨脱。今天的西藏,路网纵横: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建制村村村通公路。6月,川藏铁路拉林段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跨江穿隧,在这条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上飞驰。拉萨至林芝,车程缩短至3个多小时。当年,第一条“天路”进藏,幸福的歌声传遍世界屋脊;如今,“坐上火车去拉萨”已不再新鲜,“坐上动车到拉萨”又有新体验。

    雪山如海,峰岳险峻。大山阻隔的,又岂止是路。

    10年前,西藏电网还是孤网运行,电压不稳,供电时断。10年后,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阿里联网工程4条“电力天路”点亮雪域高原,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个县(区)。

    路畅,电稳,信息通。

    从金沙江畔到珠峰之巅,从羌塘草原到边境村镇,现代通信飞入寻常百姓家,信息高速公路通达高山大川。如今,西藏自治区全部建制村(居)通光纤比例、4G网络通达率均达99%,西藏人民用上移动支付早已稀松平常,“直播带货”已成新时尚。

    新生活

    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

    阿里地区改则县城旁,一个名为“圆梦新居”的小区,倾听奋斗圆梦的故事。

    多琼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从本县偏远牧区搬来。老房子是土坯房,全家靠天养畜,年收入不到2000元。几年前,靠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多琼一家住上了县城里的新楼房,他还找到了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圆梦新居”小区的44户家庭,都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每一个家庭的圆梦故事,都温暖人心。

    脱贫攻坚之初,西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到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2.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历史性地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

    波澜壮阔的巨变历程,汇聚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奋斗与改变。从金沙江边到狮泉河畔,从雅江谷地到藏北高原,阳光下张张笑脸的背后,是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

    昌都走访,两处地点,别有意味——

    “黑屋子、土凳子,里面坐着牛娃子。”昌都市实验小学,西藏第一所现代学校,上世纪50年代创办时条件还不太好。校舍几经迭代,如今电子白板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学校新组建的无人机兴趣小组,今年走上了全国舞台竞技……

    昌都市人民医院,西藏第一所现代医院,当年在一座民房里挂牌,日门诊量不过20人次左右。如今,这所三甲医院集临床医疗、保健、科研、教学、急救为一体,每年手术超过6000台次。

    点滴变化里,映射出西藏民生事业的日新月异——

    70年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文盲率高达95%;如今现代教育体系完备,有各级各类学校3195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7%,小学净入学率达99.93%,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106.99%、90.2%、56.14%。

    70年前,西藏只有3所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如今已建立起健全的医疗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藏药等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网遍布城乡,人均寿命大幅提高。

    新活力

    从一穷二白到推动高质量发展

    和平解放前,西藏一穷二白。起步晚、底子薄,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当年,翻身农奴的歌声从这里传遍雪域高原。

    社区第一书记边巴次仁聊起了增收,一时收不住话匣子:靠近山南市区,又有红色资源,城郊经济、劳务经济、红色旅游都是增收“金钥匙”。“发展的路子千百条,群众致富是第一条。”

    西藏城镇化率为32%,全区人口的大头还在农牧区。西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青稞和牦牛产业则是主力军。推良种提单产,以创新促效益。2020年,全区青稞良种覆盖率达90%,每亩单产由和平解放前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380公斤。

    推动高质量发展,西藏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农牧民收入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6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2020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8元,是有史料记载的1965年的135倍。

    雨霁云开,凭栏远眺,林海葱茏,河水蜿蜒。林芝鲁朗,318国道旁,扎西平措的民宿闻名遐迩。这位游客口中的“平措大叔”眼光独到,多年前就看中了318国道上的旅游人气,从农家餐饮到藏式住宿、生态观光、深度体验,“旅游饭”越吃越有味。

    推动高质量发展,西藏坚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特色路”。

    西藏的特色在哪?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高原地貌独特,文化遗产富集。“十三五”时期,西藏接待游客近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100多亿元。眼下,西藏正在中央支持下着力推动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后发优势,前景无限。

    水轮机轰鸣,发电机组飞转。“水资源优质,上游来水平均,少有暴涨暴跌。”厂房内,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另两台机组正在安装,计划2022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这是西藏目前单机最大、总装机最大的内需电源项目。

    江河密布,阳光充足,西藏清洁能源产业潜力巨大,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区总量近九成。“绿色电力”不仅点亮了西藏的万家灯火,如今更是走出高原,服务全国。

    生态环境脆弱,七成区域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西藏严守生态底线,走“绿色路”,有所为、有所不为——绿色工业近年来大步向前,雪域高原正澎湃着绿色发展新动力。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西藏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等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1900亿元,绿色环保、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

    在拉萨搭乘网约车,偶遇藏族司机许东,“父母亲当年为部队做过后勤服务,我在部队营房出生,便有了解放军战士给取的汉族名。”聊起生活变化,这位藏族汉子提高了嗓门:“我们的身后都有‘中国’两个字,有这两个字就有幸福生活!”

    熟悉的歌声从他口中唱起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